「北藝學院秋季課程」邀林懷民等專家開講!從歐洲劇場到舞台實作 激盪深度對話

北藝學院秋季課程即將啟動,延續春季班熱烈迴響,秋季課程以「構作與創作」為核心,邀集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學者楊莉莉、羅仕龍以及導演王世偉,於8月5日至12月23日期間,透過14場講座與8堂工作坊,展開跨文化、跨世代的藝術對話。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王文儀表示,「構作與創作」是雕琢的功夫,在AI語言與數位影像交錯的時代,「構作」不只是舞台呈現技術,更是觀看世界的訓練方法。北藝學院透過此課程回應當下文化轉型,強調劇場不只是演出,更是思考與創造的現場。此外王文儀特別感謝光寶科技創辦人宋恭源長期支持文化活動,為台灣積累人文底蘊不遺餘力。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將以「江湖行」為題,回顧自23歲學舞、26歲創辦雲門舞集的創作歷程,分享如何運用動作、音樂與視覺,將文本轉化為舞作。現場亦將播放珍貴舞作影像,揭示其創作與經營心法。林懷民提到,回顧個人創作歷程,形容自己像是不斷「補習」與學習,將文化與藝術知識內化為作品內容,這份不斷補課的心情,也成為在課程分享的核心觀點。
法國戲劇研究專家楊莉莉開設三大系列課程:「法國劇場面面觀」解析現代法國劇場生態與政策發展、「展讀經典劇」以莫里哀《守財奴》示範讀劇與構作分析,「歐陸的戲劇顧問」則聚焦戲劇顧問如何將文本轉化為舞台語言,她也鼓勵學員未來親身走進巴黎劇院,體驗法國戲劇文化。
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羅仕龍將以「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福瑟」為題,深入剖析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北歐劇作家約恩.福瑟(Jon Fosse)的獨特語言節奏、敘事結構與靜謐張力,呈現當代精神狀態的多重樣貌。
導演王世偉則主持「戲劇構作工作坊:及物之間」,透過福瑟劇作,引導學員結合聲音、身體與空間,探索創作與詮釋的新可能,突破既定框架,開展與「他者相遇」的劇場經驗。
北藝學院以「構作與創作」搭建思辨與實踐的橋樑,鼓勵學員從在地視角連結全球劇場傳統。林懷民的在地創作、楊莉莉的法國洞見、羅仕龍與王世偉的北歐探索,共同激發跨文化對話,深化劇場作為當代思考場域的角色。課程甄選至6月30日截止,歡迎年滿18歲、致力於表演藝術創作的青年申請參加,需通過書面與面試審查,預計招收20名學員。部分講座對一般觀眾售票,邀請藝文愛好者參與這場思想與藝術的交流盛會。
演講/講座/研討會
北藝學院 2025構作與創作秋季課程
時間:2025-08-05 - 2025-09-23
地點:公共空間;北藝中心2F太陽廳東南區、北藝中心11樓排練場費用:
4,500元(含保證金2,000元,全程參與者將全額退還保證金
報名:2025-06-30截止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