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衛出版社
作家好文
中國威權滲透臺灣媒體?網軍攻擊下,臺灣新聞自由的挑戰
文/簡余晏 捍衛臺灣新聞自由,即是捍衛民主! 最近的新聞愈來愈魔幻!臺灣的小學生出現在中國兩岸一家親的春節節目唱歌,居間協助者竟為媒介;荷蘭《人民報》前駐中記者弗拉斯坎普(Marije V
福爾摩沙之王:國姓爺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臺江爭霸
中國和東印度公司之間的貿易因戰爭而放緩,這是公司已經接受的事實。但是,國姓爺與他們競爭亞洲其他地區的貿易,董事會認為這非常不能接受。公司在巴達維亞新任命的總督梅耶克(Johan Maetsuijcker)寫了一封措辭禮貌的信,伴隨著奢華的禮物,通知國姓爺,公司不能允許他在這些水域進行貿易活動。畢竟,公司在這些外國港口有貿易特權,所以總督禮貌但堅定地要求他停止在那裡的貿易。為了強調他們的觀點,他們派了一小支艦隊到蘇門答臘,在那裡攔截了國姓爺的兩艘船,並沒收了其上裝載的珍貴胡椒。
《咱來讀讀》自序|家己講對你講
遮的文章,自2008年開始到2022,十二冬矣,有成「一粒紅紅飼甲大人」的國中生。敢是天意?註定欲陪𪜶111學年度上臺語課。不時有朋友共我講,我的文章用來準備臺語認證,提來教學補充,訓練寫作上蓋讚。有文學性閣趣味,用字簡單毋過藏足濟感情,看一篇無夠氣,會想欲閣看,毋過欲揣誠了工,閣驚落勾,拜託我緊出冊。多謝恁的支持佮意念,這馬真正出冊矣!咱做伙來愛臺語。這本冊佮《我咧唱歌》仝款,有字有音,有插圖有解說,毋過加三項寶貝,有圖典、素養互動提問佮克漏字,欲陪逐家自學佮教學。若是天意,嘛愛恁有佮意。
「台灣經典」的人事物,如何滲入我們的生活中?
這本書指出的「深層權力結構」的問題。KMT/ROC黨國統治台灣將近半世紀(1945-1992),打造出中國/中華文化在上,台灣本土文化在下的文化位階,它已經內化到受黨國教育的台灣人的思維和內心深處,非常難打破。由於長期戒嚴,人民思想僵化,加上解嚴後所謂「寧靜革命」又以不變革體制為原則,導致台灣社會最大派是「維持現狀派」(維持現狀再決定+永遠維持現狀),十幾年來都在六成上下。不要或害怕變動──其實世界就在急遽變動中──造成社會極度欠缺想像力。台灣人不只無法想像未來,對過去也欠缺想像。諸君可能會反問:「過去已經過去了,怎麼能想像?」恰恰要能想像過去,才能想像未來。
朱宥勳 ∕ 對,這個是,那個也是——記憶裡的不當黨產
讀《黨產偵探旅行團》的過程,最令人驚訝感嘆的,恐怕就是不斷浮現的「啊,這個是,這個也是……」瞬間。所謂「不當黨產」,並不只是被國民黨所強佔的土地、公司等有形財產,更是這些機關事業、歷史地景所輻射出的種種生活面向。它可能是你青春期常常聚會的KTV、是聯考前夕去過的K書中心、是第一次和異性共舞的營隊活動、是課本裡說過的「國父行館」……也可能是你遊蕩過數十回的重慶南路書店街。
鏡頭的溫度:潘小俠與他的蘭嶼歲月∕讀《蘭嶼記事》
重讀小俠這批歷時四十二年迄今的影像故事,因為他個人特質所映照的畫面,每張畫面無不充滿粗礫般的顆粒感,透過觀景窗率直地取景,粗糙的沖洗手感,甚至還留著斑斑點點的手澤,每一張照片都把觀者對蘭嶼的記憶拉回現場──島上的烈陽與海風的鹹味
文可璽/從菊元記憶百年島都——《菊元百貨—漫步臺北島都》作者序
一九三二年底,在臺北市榮町開幕,臺灣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現今仍被一層玻璃帷幕包覆,日夜反射出閃耀的光芒與真假難辨的形象。 的確,菊元百貨此一主題,無疑非常清晰且明顯,但一經下筆投入,倒也耗費五年以上的時間,原來,有許多散落的舊日文獻等待解譯,而且,在過程中浮現的架構,時常塗塗改改,最終並無法僅止於菊元百貨自身的描述。
賴清德/臺灣加油!日本加油!——《政治家中山泰秀》推薦序
二○一九年五月,我有幸成為令和時代首位造訪日本的臺灣政治人物,與眾多日本友臺議員交流晤談。當時曾與中山泰秀先生交換意見,其強調臺日均重視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普世價值,主張臺日是命運共同體的夥伴關係,令人印象深刻。 時至今日,我們面對的不只是COVID-19疫情的挑戰,整個世界局勢也面臨著冷戰結束以來的重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