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以影視聽資產典藏研究修復推廣為己任,致力於透過數位修復技術搶救保存影音檔案,透過影視聽媒介保存記憶、典藏歷史。➤TFAI官網

作家好文

TFAI 童心電影院第二季:《歷險小恐龍》《瓦力》《哥吉拉×魔斯拉×機械哥吉拉 東京SOS》《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陪你過暑假

國家影視聽中心推出「TFAI 童心電影院」第二季從六月到九月,邀請大家一起見證「恐龍大戰機器人」的精彩交鋒,無論是古老生物與酷炫科技,它們都擁有超越年齡層、超越世代的獨特魅力!

只要一個MOVE 歌舞電影選:《龍鳳香車》《柳媚花嬌》《萬花嬉春》《寶萊塢生死戀》等歌舞片精選上映

影視聽中心六月主題節目「只要一個MOVE:歌舞電影選」,保證開播就想原地起舞,選出美國、法國、日本、印度與比利時等國,跨越1950年代至2000年代的六部作品,獨特的節奏、色彩與情感能量,徹底鬆動緊繃的身體與心靈

台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實踐文化永續保存,公開「台灣新電影」時期影人幕後訪談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在 「台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平台推出多項全新內容。包含1970年至1973年間近兩千多筆的台影新聞片,以及「台灣新電影」40週年所精心錄製的口述訪談影片,收錄柯一正、廖慶松、曾壯祥、楊惠姍、舒琪等多位影人的從業回顧!

《小城故事》數位修復版驚豔義大利 白景瑞三部電影征服遠東影展

國家影視聽中心再度率團前往義大利遠東影展!今年由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贊助修復的《小城故事》(數位修復版)入選影展「經典修復單元 」,進行國際首映;策展單位更為臺灣電影規劃「白景瑞導演特別專題」世界首映中心最新修復的三部經典:《寂寞的十七歲》(1968)、《今天不回家》(1969)與《再見阿郎》(1970)。

第五屆傑出影視聽工作者聯合頒獎典禮 幕後藏鏡人閃耀舞台

國家影視聽中心於2021年起發起「傑出影視聽工作者聯合頒獎典禮」,今(28日)以 ”Shout out to” 作為今年主題舉辦第五屆,致敬來自電影、電視及廣播三個專業領域的工作者,並在一年一度的盛會中「翻轉舞台」,讓社會大眾看見那些默默耕耘的幕後藏鏡人,以掌聲感謝他們的貢獻,也讓有志投入影視聽產業的年輕世代找到學習與仿效的典範。

《喜福會》經典30年 王穎導演4/18分享好萊塢珍貴歷程

國家影視聽中心四月以「尋找王穎:流動的華美電影」主題節目,帶觀眾影迷從華人導演先鋒王穎的作品中,並邀請他親臨台灣,欣賞那些逐漸崛起的多元族群敘事,是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

《小城故事》林鳳嬌x鄧麗君 3/29星光首映重溫三義小鎮喜和樂

榮獲第16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女主角、童星、原著劇本多項大獎的《小城故事》(1979),以扣人心弦的故事,加上鄧麗君悠揚的嗓音為本片插曲獻聲,成為華語電影經典。

國家影視聽中心歡慶47歲生日 吉祥物LINE貼圖限時放送

3月29日迎來國家影視聽中心47週年館慶,台灣插畫藝術家吳騏57合作,以放映機為設計概念出發,推出吉祥物「Findy&Didi」,首波八款LINE貼圖,即限時限量免費下載。

台灣名導「林摶秋」的台語電影革命:《阿三哥出馬》《五月十三傷心夜》《丈夫的秘密》等打破時代界限

熱愛戲劇與表演藝術的林摶秋(1920-1998),在戰爭期間留學東京並接觸編導工作,累積一身的影劇經驗卻遇上二二八事件。他在戒嚴時期低調返鄉、接掌家業,但為了拍電影,他將自家牧場改建成片廠,積極推動台語片。

28歲阿姑「周遊」美如夢露 87歲赴沖繩追憶《琉球之戀》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數位修復,兩部於1966年遠赴沖繩拍攝的經典台語片《琉球之戀》與《夕陽西下》在闊別近一甲子後,前天於第二屆「Cinema at Sea沖繩環太平洋國際電影節」首度回到拍攝地沖繩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