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淑婷/孩子幾歲該自己洗澡?

孩子幾歲該自己洗澡?圖/韋帆
孩子幾歲該自己洗澡?圖/韋帆

「平常我會幫女兒洗澡,但心裡很尷尬耶,再怎麼說性別還是不一樣,女兒還小無所謂,但我已經在考慮幾歲要分開洗澡了。」

「我反而很享受和女兒一起洗澡的時間,我們玩得很高興,我以前沒有和爸媽有這麼親密的記憶。」

日前在某個討論家庭的活動中,兩位有女兒的爸爸,就「分開洗澡」這一題,提出完全不同的感觸。

兩位爸爸的煩惱很真實,也讓我頻頻點頭。確實,洗澡是大家每天都要做的事,有了孩子之後,更是重要的,有時可以卸下大人的包袱,和孩子玩得很開心,有時能讓變得緊繃的親子關係恢復穩定;而且,神奇的密閉感,讓孩子共浴時,會不知不覺說出很多心裡話。

但洗澡必須赤身裸體,孩子有機會看到不同性別手足的性,就算是母女、父子共浴,孩子也會觀察到成年人與兒童性器官的差異。這讓很多家長感到尷尬,想要趕快鼓勵孩子自己洗澡,孩子卻不一定能接受,因為對他們來說,這麼好玩的事為什麼說停就停!

對於「何時該分開洗澡」這題,我一律回答:「孩子會告訴你,或者,你會告訴自己。」其實孩子是很敏感的,進入中年級的孩子,隱約開始察覺身體的變化,也從學校高年級的哥哥姊姊身上,知道下一個階段的身體成長。此時,孩子可能會找理由,試探性地問:「我可以自己洗澡嗎?」這時候請家長務必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為了節省時間或是覺得孩子洗不乾淨、想玩水,就斷然拒絕。

但也會有另一種狀況,孩子完全無所謂,反倒是家長注意到孩子的成長,開始感到尷尬,各位家長請尊重自身感受,主動向孩子提議分開洗澡吧!若孩子抗議或撒嬌拜託,家長也不必勉強自己繼續配合,只要找到折衷的方式即可,例如家長可穿著貼身內衣褲,依舊幫孩子洗頭、擦背,等孩子離開浴室後,家長再洗澡。

所謂「身體自主權」的最大原則,就是沒有人可以讓你的身體感受不自在,不管是小孩或大人,只要有人覺得在對方面前裸露身體是害羞、尷尬的狀況,那麼就意味著分開洗澡的時間到了。

孩子如果非常堅持他真的不在意看到爸媽「裸體」,家長務必要坦然、清楚地告訴孩子:「之前因為你年紀小,沒辦法幫自己洗澡,所以我們會和你一起洗澡、幫你洗身體。現在你已經學會照顧自己的身體了,這是很棒的一件事喔!」

當然這是要循序漸進的,和孩子預告「分開洗澡」之後,可以設定一段時間依舊一起洗澡,但仔細地教孩子如何清潔身體,例如耳朵後方、腋下、膝蓋後方、腳趾縫隙,以及性器官。所謂的「教」,是讓孩子自己洗,家長口頭指導動作即可,當孩子愈做愈熟練後,就能退出浴室,等孩子洗完澡,再敲敲門,詢問要不要幫忙擦身體、吹乾頭髮,過程中一樣可以維持親密的親子互動。

通常我會建議家長,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就可以預告「分開洗澡」。考慮到孩子年紀小,手部動作不如成人俐落,家長可以繼續幫孩子洗頭,但不再全身赤裸,讓孩子開始學習到「連父母都不會輕易地在自己面前裸體了」。所以,脫下衣服赤身裸體,是限定場域(浴室或房間)的特殊狀況(洗澡或更衣);連帶的,我們也要告訴孩子,洗完澡離開浴室時,就穿上衣服,這是家人之間互相尊重的表現。

有些家長會認為,家人之間何必在意,在家中穿著內褲或裸體才自在,但家長以身作則在家裡也穿好衣服,是為了提高孩子對身體界線的敏感度。往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會知道自己沒有必要因為別人的要求而裸露身體,也不必因為誰的好意或提議,讓別人碰觸自己的身體;這與對方的身分、年紀、性別無關,純粹就是因為孩子有自信能照顧好自己,自小建立起完整的身體界線,而起步點,就是家中那間小小的浴室。童年的共浴時光,讓孩子體會到家人間的親密感,也學習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個體,他的身體就是這麼重要且珍貴呢!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浴室 器官 教養難題 家副‧親子教養 親子互動 性教育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凌明玉/來鄉村逛逛看

【靜心之道‧徵文優勝作品】陳純純/山中取靜

梅子/約書亞樹國家公園之旅

山姆/後座有愛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