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女孩Kit(方妙)/山裡物:山夥伴

我喜歡自己爬山,也喜歡和夥伴一起。一個人爬山適合單日往返的郊山,輕鬆寫意的走走,一天就能洗滌職場上的烏煙瘴氣。和夥伴爬山,可以挑選百岳或是長途縱走的行程,既可以避免獨攀的危險性,又能和夥伴們增加回憶,看起來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山夥伴不在多,重在精。山界中有流傳,人生伴侶易得,知心難尋(雖然我覺得兩個都很難)。之所以有此一說,是因為一個能和你有一樣的體力、步伐類似、山林知識豐富,還能夠不抱怨吃不好睡不飽,頂著炎日每天步行二十五公里,或是連續淋五天大雨,收濕帳時還談笑風生的山夥伴,根本應該供在神桌上來拜!更不用說願意自己開車接送口,或是自炊時能一鍋一爐變出滿桌佳肴,紮營後願意往返一小時路程取水……若此生能在山中遇此佳人,我上輩子說不定拯救了地球。

最佳山夥伴的人數,以兩人成隊或四人成團最佳。若是程度相同的兩人,可以共同使用裝備,互相拍照,做決定更快速,互等的時間更短;四人成團以上優勢皆俱之外,心理狀態更安定,就算是自己不熟的山徑,也會有勇氣嘗試。但要這麼多人一起出發,真的是要天時地利人和,所以爬山爬了十一年,我大多是兩人小隊隨即出發,這樣挑選的山夥伴就一定要萬中選一,不只不離不棄,還能信任到以生死相託。

聽起來像是最完美的組合,但仍發生不少當初氣到內臟糾結,現在想想啼笑皆非的事情。最常跟我爬山的偉豪哥,身高一八六,速度飛快,不只能幫背大部分的公裝裝備,體力也無限好,紮營之後的取水煮炊樣樣都行,就是數學不好。如果由他負責餐食,他往往會少算,偏偏他是個大胃王無底洞,常常把我的分量吃個精光就算了,甚至有次忘記準備自己的行動糧,那次爬山餓到我們是前胸貼後背,才六七天的行程,回到平地都瘦了三公斤。

經常忘記帶頭燈,雪山西稜忘記帶水袋,上山沒帶衛生紙、打火機更是家常便飯,常常要我出馬跟其他的山友借水借火借食物的。有一次更誇張,那次是要去爬南湖群峰,表訂五天四夜的行程,這老兄竟然忘記帶帳篷!於是我們只好迫降審馬陣山屋,每天早上都要爬一次五連峰下到南湖圈谷,才能續爬其他的山--這樣極狂的行程,真的只有跟偉豪哥才有幸體驗。

和YO組隊,則是一種帶著哆啦A夢爬山的感覺。雖然腳程不快,體力比較不好,但她的背包裡應有盡有。覺得冷,她剛好多帶一件羽絨外套。覺得餓,她剛好上山時隨手多買了一個麵包。到三角點時有可樂慶祝,晨起時已經從帳篷外遞來一杯手沖咖啡。一路上日本零食滿滿,紮營後還有濕紙巾和乳液可以保養!難怪她的背包總是大到讓她走不快,但也因為這樣,每一次休息等她的時候,我都能有時間可以飽覽群峰,拍下她在山下小小的努力身影。

疫情過後,登山潮退燒,我身邊的朋友開始越野跑、滑雪,能相約上山的夥伴漸漸變少了。好懷念那幾年日出時相視而笑,上坡時互相打氣的時光。山夥伴啊,也是山景的一種呢。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登山 山友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楊世泰/沐浴

維明/熱鬧的花開

徐子耘Mossmen/異樣之處

ChaCha/大蘋果的滋味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