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莊/電梯裡的二三事

電梯裡的二三事。圖/小莊
電梯裡的二三事。圖/小莊

電梯應該是現代人日常生活中最常也最不得已跟陌生人共處的空間吧?像我這種有點社交焦慮的人總是感到十分彆扭,總覺得電梯裡言不由衷的對話宛如套上樣板。最頻繁的是:「出門啊?」不然咧?我進電梯幹嘛?另一種是問候家人的類型:「你孩子好大了,長好快。」「看別人都很快。」我給出制式回答;明明兩天前在電梯裡也講一樣的話,難道孩子兩天內會突然變大?還有很白目的提問:「最近都沒看到你老婆。」你想看什麼?不然就是對著狗問:「要出去大便啊?」總之這樣的對話讓人疲於應付,恨不得電梯快一點到達。

電梯禮儀反映的是居民的素養,我要說的倒不是你提著大包小包衝著即將關門的電梯呼求跑來,裡面的人眼睜睜讓電梯門自動關上不為所動那種,而是有一回我只是下樓去便利商店買個東西,電梯門一開,三位中年媽媽就拉著行李箱擋在門口。正常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是身子一側,讓裡面的人出來,但中間那位媽媽竟然讓也不讓就把行李箱往我推來,完全無視我的存在,我只能抬腿躲避硬擠出去,氣得隨口罵道:「先下車再上車啦!」回頭發現這句應該是針對捷運或公車情境才對。

有一回去上海工作,一進電梯發現裡面擺了張桌子,一個太太手上拿著熱水壺,旁邊掛了台電晶體收音機,用宏亮的聲音豪邁地問:「去哪兒?幾樓?」除了這位電梯管理員,其他人不准碰按鈕,堪稱奇觀,我想就是為了避免失序的狀況。

電梯裡有些話不能說。記得兒子剛學會說話時,我們常常教導他要誠實,有一段時間他也為自己的誠實十分自豪,某次我們在百貨公司等電梯,排了好久終於來了,想當然裡面擠了滿滿的人,我只好把嬌小的他抱在手上,卻突然手臂感受到一股溫熱的氣。我想小孩子嘛,效果不大,無傷大雅,兒子卻大聲地說:「爸,我放屁了。」旁邊的人望了我一眼,我輕輕點頭默不作聲,想說事情過去就好。沒想到兒子覺得他的誠實沒得到讚美,更大聲地說:「爸,我放屁了!」電梯裡有人噗哧笑出聲音,開始騷動起來,我糗得想找個地洞鑽進去

我不喜歡在電梯裡與人做無意義的對話,也不喜歡尷尬的靜默,但絕對不會在電梯門關上之前,對著急匆匆趕搭的人見死不救,我想這是我能接受最低限度的社交距離。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林逸欣/送你一袋大便--我是說真的!

陳祖安/全明星村一日遊

張馨潔/摸小狗的早上

小令/喝茶與旅遊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