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欣(GC贈物網營運長)/想變得優秀嗎?獎杯拿走,不客氣!

你會怎麼處理人生中那些充滿榮譽象徵的物品?獎杯、獎狀、獎牌……我們曾引以為傲,也曾小心收藏,但隨著時間流動,有時反而變得讓人頭痛——扔了可惜,留著尷尬,想裝飾又不太搭家裡風格。

D小姐在「GC贈物網」App上,就送出了這樣東西:一座縣長獎獎杯。

這獎杯是什麼來歷?她想不起是怎樣的場合獲頒,只記得當時小心翼翼將它裝進盒子,外面再套上一層塑膠袋保護。正因為「包太好」,一直被藏在書櫃深處,直到某天整理時才翻出它。

再度看到獎杯的那一刻,D小姐還是有些小得意,但理智重新連上線後,只覺得這東西實在占空間。原本打算拍照留念就丟棄,靈機一動決定上架到GC贈物網,「送送看,不成再丟也無妨!」

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刊登了,前兩輪乏人問津,她也不意外。就在第三次上架,終於有人索取了!D小姐表示:「我有點不敢相信,也很好奇對方要拿來做什麼?」索取物品的人告知,想拿來當作擺飾。仔細端詳獎杯本體設計其實不錯,頂端是一顆仿水晶球,連接著古銅色杯身,握持的部位還包著一圈像陶瓷又像琺瑯的彩繪圖案,比起常見的壓克力或金屬獎杯,有種復古魅力。

送出後,D小姐信心大增,連帶把家中十幾張陳年獎狀一口氣整理、上架。有網友看了開玩笑說可以拿來「唬人用」,也有網友留言讚許她斷捨離精過人。而我則深深體會,無論象徵物還在不在,過去那份努力與榮耀,早已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成就了現在更好的自己。

我跟著想起另一個故事。好友七歲的兒子,某天突發奇想,拿出一張「特別硬的紙」,摺了一個超強的紙彈簧,自豪地向媽媽示範它超長彈跳距離。結果那張紙是什麼?是他畢業時獲頒的縣長獎獎狀……媽媽在發現的瞬間幾乎昏倒,小男孩卻無辜地說:「可是我沒有比這張更厲害的紙了啊。」

孩子的世界沒有那麼多儀式與象徵,他們看見的是紙的質地、可用性與當下的靈感。獎狀於他,並不象徵著成就,而是能派上用場的超強素材,不被抽象概念制約的孩子,反而掌握物品真正的價值。

我們能不能也學會這種去象徵化的自由?當獎杯不再只待在櫃子裡、獎狀不再只是裱框掛牆上,我們也許就能讓榮耀真正流動起來——從過去走向現在,從紀念走向創意。

SDGs10:消弭不平等

提出的發展目標(SDGs),包括十七個核心目標,如終結貧窮、性別平等和氣候行動等重要議題,旨在全球一起推動永續發展。而你知道嗎?GC贈物網App上每天流通的物資價值可達數十萬元,「物資循環再使用」不但是永續的生活方式,更是透過物資經濟價值的再分配,促進社會共享共好的氛圍,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十項「消弭不平等」。

一張獎狀、一座獎杯,可能是物資,可能是帶來幽默、激勵、相互鼓舞的媒介。分享榮譽或精神價值,能讓大家的心靈一起富足,消弭精神資糧的不平等嗎?你怎麼看?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永續 聯合國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楊世泰/沐浴

維明/熱鬧的花開

徐子耘Mossmen/異樣之處

ChaCha/大蘋果的滋味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