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薇/文字天才,數字白癡
我從小擅長國文科目,數學則一敗塗地,國中之後數學不曾及格過,完全靠國文成績拉分數。長大以後,數學能力僅限於日常買菜找零,還常常會算錯,多拿一張百元鈔或是少拿一兩個硬幣,然後尷尬搔頭向對方賠不是,三天兩頭就發生一次。後來,發現身邊許多作家和編劇朋友跟我一樣,遣詞用字總能力求精準,一但牽扯到數學,卻變得像個白癡。數字從來不是我們的語言,它們冷冰冰的,毫無詩意可言。
數學不好實在頭疼啊,尤其是身為「成熟的大人」,有養家活口的責任,竟糊裡糊塗,把收入支出算得亂七八糟,每次稿費或編劇費進帳,還會被驚人的稅率給嚇一跳!怎麼勞心勞力寫下一篇篇動人的故事,最後放進口袋的錢錢並非我原本想像中的整數?
這樣不食人間煙火的盲目窮日子過了幾年,最近,有位前輩建議我成立工作室來節稅,另一位前輩則分享了去年投資有方,靠股票賺取生活費的成功經驗。這番話如當頭棒喝,是啊,我嫌理財麻煩,不喜歡和數學往來,卻落入「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窘境,還被通貨膨脹苦苦追趕著。打鐵要趁熱,於是我上個月興沖沖開了證券戶,聽朋友建議下載了手機證券App,早上九點準時打開來看行情。
好吧,有看沒有懂。田野調查很好玩,研究股票不好玩,明明是文章,怎麼財經專欄像天書般難嚼?我的一位作家朋友,幾十年來維持存股的習慣,我羨慕她,不只是財務自由,更是心靈自在,因為同時兼顧寫作和投資,達到某種平衡的生活狀態,案子與案子之間的空窗期不怕沒收入,股市的起起伏伏也不令她心慌,多好!
陸續徵詢了幾位友人的建議,最後,我決定先嘗試定期定額購買ETF的傻瓜理財法,獲益至少比銀行定存利息來得高。如果你和我一樣,看到數學就討厭,一定要想辦法克服心魔,創作可以風花雪月,生活卻離不開柴米油鹽。經濟穩定有助於心情穩定,心中無憂方能從繁瑣的現實中解脫,讓創意自由流動。若希望日子過得滋潤愜意,必然得面對艱難的數學課題。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