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千里看台灣】石晨曦/兩岸醫療

聯合新聞網 石晨曦
小兒科問診示意圖。中新社(圖/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照片)

文/石晨曦

1999年,我帶著孩子初登台灣

二十幾年前,我帶著孩子初登台灣,孩子自幼體弱,加上水土不服,沒過幾天就生病了,發燒、咳嗽又腹瀉。我帶著孩子去住家附近的一間小兒科診所看診。

兒科診所裡的裝潢色彩亮麗,極具童心。看診病患很多,我拿到的號碼牌是數十名以後。孩子不耐煩等待有點躁動,等待區放了好幾個可愛的木馬,孩子坐上去搖搖晃晃,也搖走了不安的情緒。角落裡有一個書架,放了一些兒童圖書,書架周圍還鋪了一些泡綿軟墊,我也可以坐在這裡念書給孩子聽。整個診所的空間設計充滿了對兒童的友善。進入診間,醫生親切問診,還手執玩具逗孩子開心,引誘孩子張嘴讓他檢查口腔。醫生打病歷用的全是英文。種種所見讓我非常驚艷,與過去我在中國的看診經歷完全不同。

醫生診斷孩子有異位性體質,我第一次聽到這個醫學名詞,醫生仔細跟我解釋,我才明白原來孩子自幼全身長疹子,長年咳嗽,都是因為這種異位性體質。醫生說先吃三天藥,藥吃完再來看。我驚訝的問醫生,咳嗽不用打點滴嗎?醫生說吃藥就能好,無須打點滴。在中國我帶孩子看過很多醫生,每次咳嗽進醫院就打點滴、注射抗生素。來台灣之後我才知道原來很多疾病是不需要打點滴的,吃藥通過消化系統正常吸收才能將藥物傷害降到最小。台灣醫生非嚴重緊急的狀況不會輕易給病患打點滴,與中國醫生大小病都給病患打點滴真是兩樣情。

為了能更好的診治孩子的病情,我開始帶孩子去醫學中心看診。從醫生素質,醫院構造上的各種便民設計,完善的醫療體系都讓我有了全新的視野。

剛來台灣時,我在經濟上非常拮據,幸好有全民健保,讓我不用當心沒錢看病。健保制度充分保障了病者的尊嚴。看病不是難事,衛生署鼓勵民眾有病找醫生,不要亂吃藥,人們漸漸養成大小病都找醫生的習慣,醫療行為的需求增加,醫療院所蓬勃發展,私營的醫院、診所多到像便利商店,看醫生變得非常方便。因為健保制度對醫生與病者的雙重保障,讓醫療行為成為了服務業,也漸漸形成一種良性的市場競爭,醫院的硬體設備,醫生的醫術、醫療院所的服務品質都成為病者求醫時考量的關鍵。

觀察90年代的中國

中國私營的醫院過去幾乎沒有,現在有,但還是少數,醫院大多都是公立的,從鄉村衛生所到縣立醫院、市立醫院、省立醫院層級而上。比起台灣,中國醫療資源是匱乏的。現在一線大城市出現了一些很先進的醫院,不過看病費用都很昂貴,那不是平民的醫療。很多二、三線小城市,整個城市只有一間醫院,而且醫療技術與設備相對都落後許多,就連醫院內部那制式化的構造,都讓人感覺無比清冷。各鄉鎮的衛生所,更不用說,醫療環境非常簡陋。

過去中國醫學院的學生畢業後由國家分配到各級醫院工作,薪水跟一個小學老師差不多,不像台灣醫生收入都很高,優秀學子爭讀醫學院。中國的醫學院從來都不是優秀學子的選擇,它甚至是學子們考不上好科系的最後選擇。當時為了應付廣大的鄉村醫療,中國有一種特殊的學校:「衛校」,它只有中專學歷,畢業後也能在鄉村衛生所當醫生,造成鄉村醫生素質非常薄弱,人民對醫生沒有信心,加上過去貧窮的時候能省則省,慢慢養成了自己買藥治病的習慣。

中國開始富有之後,醫療需求增加,帶動醫生的社會地位與收入提高,醫學院也成為很多優秀學子的口袋選項之一,尖端醫療科技發展迅速,但那些好的醫療似乎都是富人的醫療,要落實到讓廣大人民都能安心看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過去的陳疴不是一兩天可以解決,城鄉之間差別大到令人乍舌。

人民自行買藥治病的習慣就像一顆巨大的絆腳石,阻礙了醫療院所增加的速度,醫療量能嚴重不足,一旦遇到大型傳染病就無法應付,種種不可思議之事應運而生。

擁擠的醫療環境。民生報記者林上玉(圖/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照片)

●專欄「飛越千里看台灣」:石晨曦,來自中國、現居新北,讀創故事駐站原創作家,著有《我在中國的二十年》。分享一個異鄉人來台灣從零開始的心路歷程,以及所見的兩岸之文化差異。每月一篇,敬請期待。

石晨曦

讀創故事簽約作家。 來自中國、現居新北,曾獲第十五屆林榮三文學獎小品...

中國 台灣媳婦 新住民 兩岸 讀創故事 琅琅專欄 創,專欄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