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郅忻最新長篇小說《秀梅》「在家」與「出外」之間的移動故事
文|錢真
繼「客途三部曲」《織》、《海市》、《山鏡》,這三本分別關於人前往異國、都市、山林謀生,帶有「出外」性質的移動故事,張郅忻最新的長篇小說《秀梅》講述一名日治後期出生的客家女性秀梅從童年到老年的生命歷程,展現了另一種看似「在家」,實則也在不同面貌的家之間所發生的移動。
秀梅經歷了養父母家、生父母家、婚後的家、分家後的家,或在同一家屋中,隨著家庭成員的增減,迎來家庭形貌或空間配置的變化。從一家移動到另一家,地理位置無論遠近,要進入現有家庭裡的舊關係,同時應對因為自己加入而產生的新變化,身心在生活起居中察覺的「有異」,並不亞於出外闖蕩可能感覺到的徬徨。
當養女的時候,秀梅知道自己的「小」(年紀、地位皆是),怕被養父打;在生父母家時,感到家人在等她嫁,才能多出房間使用;婚後和丈夫家人同住,又明白婆婆是這個大家庭裡權力最大的人,掌控財產與家務的分配。在這些猶如食物鏈的家庭人際關係裡,秀梅時常位於最底層,也就只好一直勞碌地做事,但並非沒有埋怨或想逃離一切的瞬間。她能感覺到不公平,有的源自於重男輕女的舊時代觀念;也有個人性的,例如婆婆更喜歡哪個兒子、更疼愛哪個媳婦的「偏心」。受婆婆苛待的秀梅肩負家務,手頭卻沒有能運用的金錢,她於是設法打工賺錢,支撐著自己和孩子們的世界。當她成為婆婆,想對媳婦好,在其坐月子期間每天煮雞酒要給媳婦補身體,媳婦卻吃到厭煩──在變動的或許不只是家,還有社會,每個人需要的東西也不總都是一樣。
小說以秀梅待過的不同「灶下」(廚房)、飲食的製作與味覺記憶做連結,反映人情世事的更迭。篇章目錄列出的二十一道飲食中有一道「竹修仔」不是真正的食物,那是舊日社會拿來責打小孩的細竹枝,打在身上十分疼痛,卻能使用「食」這個動詞。張郅忻的《秀梅》不只寫好吃,也寫不好吃;寫飲食帶給人的溫暖與安慰,也寫飲食如何填飽肚子和賣錢,更關乎維生的一面,細膩呈現秀梅這個世代女性的生活面貌與生存之道。亦令人不禁反思,而今我們是否依然將家務的重擔過分傾斜在誰身上?
更多精彩文章,都在《聯合文學》雜誌2024年12月號(NO.482期)
最新文學線上消息:《聯合文學》雜誌 官網
跟大家一起討論文學:《聯合文學》雜誌 粉絲團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