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員讀什麼/轉職處方箋:傾聽心聲,終身學習,做出改變

琅琅悅讀 張關評
無論是有幸躬逢其盛,參與開創南國閱讀新風貌,抑或轉換跑道,在博物館擔任幕僚工作,...

「館員讀什麼」是「琅琅悅讀>書市圈>出版風向球」全新單元,邀請圖書館員分享運用創意推廣閱讀的經驗,以及他們的日常工作、閱讀偏好和推薦書單,期待不同的處方箋,可以對應人生的疑難雜症,藉此開拓美好的連結。(編按)

群策群力,打造南國閱讀品牌

屏東位於台灣的尾巴,具有獨特的文化底蘊。

2016年屏東文化中心中正圖書館決定原地重新整理,本著三位一體:建築師、館員及審查委員的通力合作,將設計過程中的衝突矛盾都一一化解並找出最佳方案,完成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最完整的設計圖,而營建廠商則是實踐者,讓設計圖說的線條變成實際的建築物。

在整個環境的改善規劃,張關評扮演穿針引線的角色,溝通協調各單位之間的資訊落差,並盡力協助大家的理想──材質的最佳化、預算的緊抓或是期程的管理等都能獲得實踐。「若說我多做了什麼,應該是多了同理心,在這過程中,把自己當成讀者、設計師抑或是工程人員,換位思考,讓各個環節得以達標。」

這樣的同理也應用在開館後的活動策畫,包括:演講、市集、書展或表演等,以民眾共鳴的議題來策畫各年齡層活動,閱讀不分世代,吸引大量的年輕和親子族群,大家一起拉近屏東和閱讀的距離。南國的閱讀品牌是許多人一起努力的成果,她極度幸運地參與其中,感受閱讀帶來的熱潮。

座落於千禧公園內的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被譽為全台最美森林圖書館。(圖/張關評提供...

迎戰未來的關鍵──保持警覺,與時俱進

後來張關評選擇跳出舒適圈,轉而在博物館擔任幕僚工作,非關展覽、保存典藏等專業,偏向行政庶務,迥異於之前在第一線接觸讀者及書籍的經驗。

轉換工作基本上都是挑戰,圖書館和博物館是擁有不同性質藏品的館舍,博物館核心價值是文物的典藏和推廣,圖書館則是書籍堆疊後的知識分享。圖書館和人、書息息相關,而博物館則是以藏品說出歷史的故事。

對比兩種工作性質,她說,之前要拉起袖子搬書的手,現在使用電腦彙整各單位的資料,善盡幕僚職責。之前在圖書館內日夜都是想著如何辦理有趣吸引人的活動,現在則是在展間引領國際博物館同道隨著館內專業導覽,讓精彩的文物串起未來各國際博物館的合作可能性;抑或是辦理各種委員會,協請委員們提供專業意見,讓未來的博物館營運可以更加精進。

博物館本身的專業及文化高度,還有多年來累積的文化底蘊,需要花很多時間學習。感覺上在館內工作就像是爬一座高山,爬的過程需要揹著文物知識行李。「我之前思考邏輯及規劃執行皆以書籍或讀者為主,加上目前工作其實需要有扎實地文物相關背景,才能做出對的綜合分析。目前我沒有這樣的能力,幸好有同事們盡力的協助,現階段以了解博物館更多的典故和歷史為要項,努力學習並希望將業務內容做好。」

儘管博物館的業務複雜度、專業度及組織體比起以往在圖書館工作的難度高上許多,但在圖書館工作養成的好習慣──持續學習,讓她在適應博物館的工作步調和內容上較為順暢,也可以在工作挫折中轉換得更快。

屏東總圖整建完工啟用後,導入多元設備和服務,以及策畫活動有成,儘管歷經疫情考驗,...

在圖書館工作,卻不看書?

「當我在圖書館工作時是不看書的。」張關評說。

她的閱讀習慣是從家裡養成的,從小父母就在小小的家中放了一堆書,從文學、音樂、歷史及科學皆有。每每無電視可看或無人陪伴時,能抓的就是書,現在想想其實挺無奈的。

這樣的養成並沒有讓她變成學霸,但的確從小就習慣到書店或圖書館走走,書也是她童年最好的朋友。後來慢慢養成喜愛看文字量偏多的書籍,偏好文學性,從國內的文學詩詞到外國的翻譯小說或文學創作;驚悚恐怖言情浪漫武俠偵探,想的到的創作類型也都喜歡。年輕時期最喜歡大量閱讀厚重的長篇小說,看到精采處就如同追劇,整夜不睡,隔天精神飽滿繼續上班。

「在屏東時,有機會大量接觸各類型的作家和創作者,讓我用另種方式閱讀各種書籍。往往,辦完作家演講,就找作者相關的作品來看,接著再由同個架位的其他同類書籍接力,非常有興趣的議題就滾雪球般在同一個書架上持續找書,把同類型的不同作者看過一輪。」

也因此,她才說,工作時不能看書,會變成一直看書不工作。

我可能錯了?但求盡力而為

張關評最近讀了一些有關藝術的書籍,例如:新經典出版的《名畫的動作》及《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增進自身與工作的距離;同時也持續原有的閱讀喜好,以有點雜食的創作為主:《南方,寂寞鐵道》、《自成一派》、《五行九宮》等,都在奔波接送小孩及工作中完成閱讀,藉此紓解了許多壓力。

其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可能錯了》,一開始是被書名的起頭「我可能錯了」吸引,但閱讀後覺得書名和內容都很符合現在的心境,隨著工作、環境、家庭生活的轉換及適應,今年持續有很多東西都要重新學習。

「許多人,包括我,都會覺得日常的生活一成不變,但又不知道怎麼做或不敢改變,因為變化總是會帶來不可預測的不穩定感。這本書的主人翁是人生勝利組,在一切都很富足安穩的狀態下至泰國出家,經過17年後還俗,在巨大的人生轉變過程中,他有獲得也有失去。」

這本書的內容為其口述,從書中可以看到「人生中擔心的事大部分都沒發生,而發生的事我永遠都無法預料。」這句話的真義。生活中總會遇到不盡如人意抑或迷惘不知所措的時刻,也有許多覺得委屈不平的事物,但這些其實都是日常的變動,只是我們在當下,對比那些美好時光,心情仍難免低落。

這本書讓她願意在身處這些時刻,將步調緩一緩,思考慢一點,就算是心情不好,也盡量用更開放的心態去面對學習,不要執著於當下的情境。「我不能改變任何外在的事物,但可以控制自己的內心,試著聽聽自己真正的心意和想法,有時候在工作或生活中的衝突及矛盾就會緩解,也更有時間採取有智慧的做法。」

「我想成為家庭中的好媽媽、好太太,工作場合的好員工,雙親心中的好女兒,怎麼可能這麼周全?我只能如同書裡面作者所說的:『成為你在世界上想要見到的樣子』,盡力而為。」

借鏡名家智慧,修身養性

有許多書都是我們可以在繁忙中挑揀讀取,適當地調適生活和心靈。紛亂的新聞、社會事件和生活瑣事,都容易讓人失去耐心或陷入低潮,步入中年的張關評覺得維持平靜的心靈非常重要。

若以這個主題延伸書單,以《我可能錯了》為中心,她也很推薦《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透過書中的對話和故事,體會喜悅是一種面對世界的生存方式,兩位活了接近一世紀的老人家既然都可以這麼開心地過活,我們為何不行?《怎麼愛》為一行禪師的著作,是一本小品舒適的小書,簡短的話語很適合在捷運公車上閱讀,話語中的深意則會留在心中,慢慢體會。另外也可以聽聽蔣勳老師《美的沉思有聲書》系列,透過老師的話語感受詩詞、藝術及生活中的各種美好,你會發現美好事物就在身邊。

而以上的書看完,總是要有些許改變,推薦《原子習慣》,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習慣養成後所產生的變化,應用在心情調適的習慣上也是很不錯的。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館員讀什麼 圖書館 博物館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