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偕高燒兒上海乞討!國民黨來台前的時代悲歌

聯合新聞網 麥田出版社
示意圖。(圖/Unsplash)

文/秦嗣林

哭江

這次再來到上海是一個月前就約定好的行程,因為母親的辭世原本打算取消,但突然念頭一轉,想再看看「黃浦江」一眼,當作代她向這條苦難的河告別。

車從浦東機場疾馳在快速道路上,本來想要求駕駛先生開慢一些,但就在上去「浦東大橋」時車速逐漸慢了下來,「前頭堵車了!」司機先生無奈喃喃自語。我轉頭從車窗望去,蜿蜒的黃浦江就在眼前。

那天,我母親守翠帶著疲憊不堪的爺爺、大哥嗣傳、來宗哥四個人拚了命從載浮載沉的風船(帆船)跳進江裡,再爬上了沙灘,十里洋場五光十色的燈火照亮了遠方的夜空,四個暈得昏頭轉向腹飢難忍的祖孫,眼睛裡只有莫名的恐懼。遠從山東來到這個大城是為了找我父親的,那是一九四八年的秋天。

上海,遠東最大的城市。清末時因列強租界而發展出充滿西方風格的都市景觀,也是當時中國最現代的城市。在英租界裡有條著名的大馬路「黃樹浦路」從外灘延伸向蘇州河,全長近三公里。路中間有上海最早的電車穿梭行駛,連繫了工業與商業中心。

上海洋樓。(圖/Unsplash)

老爹到上海是來享福的,他從青島隨著國民黨青島市黨部一起轉進到這個大都市裡,生活上一點國破家亡的味道也沒有,反倒每日裡吃香喝辣一掃在青島餓得前胸貼後背的陰霾。撇開了老父親及一大家口子來到這人間樂土,著實輕鬆了起來。首先大大方方找過去生意上的熟人安頓就食,反正也不缺副碗筷,幾個月前那種「殘粥酸飯」想起來令人作嘔的日子總算熬了過來。另外,上海的各種插畫小說唾手可得,每天浸臥在風花雪月的書堆裡,也暫時忘記了多年來震耳欲聾的槍砲聲。

但母親卻是一到了上海就操持起了舊業「要飯」(乞食),這也是一路上能夠捱著到這裡的方法。不過跟在青島不一樣的是,在上海出門前要先抓把鍋底煙灰抹在臉上,因為難民棚裡繪聲繪影地流傳著「鬼子的惡行」,娘想起了當初日本鬼子清鄉的經驗,於是乾脆先把自己給偽裝起來。每天一早,她都會從幾百人蝸居的難民棚裡起身外出,日復一日。

到上海的時候,來宗哥發起了疹子連帶也燒了起來,因此母親便背著因為額頭高熱未退而沉沉熟睡著的來宗哥上街,她手上提著破瓦罐,嘴中念叨著:「大爺、大娘、逃難到這兒、賞口飯吃。」在冷冽秋風裡開始了沿街乞討的一天。

近午,母親就會提著裝滿殘羹剩飯的瓦罐匆匆趕回難民棚來,背上仍是高燒未退昏沉不醒的來宗哥。先把孩子交給爺爺抱著,再從懷裡掏出沿路拾到的枯柴放進幾塊磚支起的「灶」上,引火熱飯給全家餬口。

下午時分,則輪到大哥嗣傳出門「工作」,一群五、六歲的孩子們由大一點的領頭往商業區乞討。運氣好還能「弄」到幾張鈔票,一家人會如獲至寶悄悄藏了起來。但大多數時間因孩子們貪圖玩耍誤了正事,只能空著手回來。在寒冷漆黑的難民棚裡每天上演著打孩子出氣的戲碼,藉由孩子的哀嚎聲紓解無邊的絕望。

「小臭他娘,小臭他爹找到了!」某天,棚裡像炸了鍋似的有人奔相來告,母親聽了立即抓著人不放打聽正確的內容。原來父親陪著山東省黨部秘書視察難民營,給人認了出來。不過當他聽說老父、妻子都在難民營裡時,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甚至冷訕訕地不發一語,不肯相信。

等到母親從人群裡撲了出來,他的第一句話是:「不是叫妳回老家等我回去嗎?把咱爹帶來這兒送死嗎?」一邊說著一邊抬腿向她踹了過去。大夥鄉親急忙勸阻,老爹也想起老父親近在咫尺所以不敢怠慢,連忙走向髒亂擁擠的難民棚。

其實跟所有的「轉進人士」一樣,父親一直深信「八路軍」不成氣候,只消一、兩年必定土崩瓦解,因此在離開青島時交代妻子攜老父及幼子返回日照,自己的打算是家人與其在外乞討為生不如回日照老家,起碼左鄰四舍的老親世誼,不至於不肯方便周濟,至於自己則跟著政府哪裡死了哪裡埋倒不怎麼在乎。這幾個月他在上海的這段時間,看著每天因飢餓、疾病死亡的難民數以百計,市政府的臨時運屍車不敷收拾,只好任由難民棄之江上,泛黃的江面上幾百具屍體隨潮水晃盪漂浮,這種生死並存的恐怖情景不由人不極謀茍且、只為能偷生一時。

不過,現在父親又回到了為人子的地步,為了不給朋友為難,主動辭行回「棚」照應老父幼子。幸好當時在上海的朋友慷慨贈給了一車竹桿,於是父親與幾個老鄉便在電車軌道間搭起了一間竹棚,當時難民營的山東侉子們都稱這座竹棚為「大屋」,擧凡會議、通消息,閒嗑牙都會聚在大屋活動,一時群英畢集另有一番氣象。

父親自然是不肯出門「要飯」的。加上每天川流不息的同鄉,母親的工作加重了許多,早上出門,落日才歸,但小小的要飯罐難以滿足全家的口腹,眼見孩子們面黃肌瘦兩眼失神,她知道得另謀生計了。

來到上海兩個多月,每日沿街乞食讓母親漸漸摸熟了路線,不再像初來乍到時常常掉巷迷路。有一天,母親經過一個大院,這個大院看起來像某機關的公館,每次想進去討飯總被門上的守衛大聲斥喝不得其門而入。但今天卻有些巧合,一輛拉水的馬車正好通過大門,她閃身在馬車輪子的一側悄悄地隨著水車進了大院。

她逐一地敲門想得點食物,然而整座大院不知為什麼,竟然空無一人?正在失望之際,突然三樓傳來了淒厲的哭泣聲,母親好奇地上樓查看,發現三樓有一家的門是半敞著,哭聲正是從門縫傳了出來。

母親探頭問了一聲,裡面忽然靜了下來,約莫幾分鐘出來了一位淚跡猶在的婦人,她開口用道地的上海話說道:「儂是誰?做什麼的?」娘將來意表明後,婦人沉吟了一會說道:「儂會洗衣不會?洗得,我給儂一些米。」

母親來上海每天在街上要飯,這幾句話是聽得懂的,急忙點頭如搗蒜般的答應著。至此,娘得到了生平第一份工作,正式上起班來了。

家裡第一次有生米煮成的乾飯可吃,連病懨懨的來宗哥都開心地拍起紅通通的小手說:「娘,這味兒真香呢!」整個難民棚的人有一半全圍在大屋外邊嘖嘖稱羨,這一天,是咱們家逃難以來唯一開懷團圓的一天,也是一九四八年的除夕夜。

《那個年代,這些惦記(暢銷新版):我和他們的相遇與交會,還有留下的故事》 作者...

隔天一早天還沒亮,母親突然被來宗哥的呻吟聲給驚醒了,只見他原來燒得發紅的小臉已沒了一絲血色,兩隻眼睛翻白,四肢像打擺子般抽搐著,全身就只有胸口還有些溫度。她急了,抱著來宗哥衝出了難民棚朝著印象中的醫院方向奔去,沿路大聲喊著:「來宗,快醒醒!娘買糖給你吃!」淒厲的乾嚎聲劃開了濛濛的夜色。

「先去前面繳十塊大洋再來看大夫!」

到了急診室,不管母親跪在地上怎麼哀求,站在門口的大漢就是不肯讓一步,看著急診室外滿坑滿谷的病患面無表情地重複著這一句話。

母親急瘋了!抱著四肢垂吊的孩子蹣跚地走在南京路上,見人就哭嚎著:「大爺,行行好!救救我這孩子吧!」然而面對一張張冰冷的面孔,母親徹底地絕望了:「我苦命的兒啊!」大馬路上,撲臥在人行道上。

「這個女人,妳還好嗎?」不知道過了多久,在一陣急促的按摩及催叫聲中,母親的意識才漸漸清楚過來。睜開眼一看,四周全是穿著奇怪黑色衣服的洋人,這些人戴著黑色的帽子,操著生硬的華語關切地問著。一低頭,驚覺身邊的孩子不見了,立刻站了起來,領頭洋人知道她為什麼恐慌,於是便領著母親到一處高大寬廣的房子裡。

一進門,就瞧見蒼白近乎冰冷的來宗哥正靜靜地躺在正前方的大桌子上,旁邊有幾位洋人護士,還有位滿頭白髮的老洋人耳朵上正掛著聽診器在來宗哥的身上聽診,不過,他卻是一臉的無奈。接著,悄然無聲的屋子裡,一聲「哈利路亞」宣告了娘倆俗緣的結束。

來宗哥是死在爹的懷裡的,當那微弱的最後一口氣劃過他的腮邊,這個從來不掉淚的硬漢哭了出來。雙手緊拽著來宗哥身上的破棉襖,任人再怎麼勸就是不願撒手。

這天半夜裡,爺爺抱著僵硬的屍體由嗣傳哥領著走向黃浦江,背後是娘聲聲不捨的哀嚎。踩在冰冷的江水裡,這個一輩子只知道畏天敬祖的莊家侉子擧起了孩子喃喃地說道:「天爺,孩子給你,留條活路給俺吧。」看著漸漸漂流消逝的身軀,嗣傳哥邊跑邊大喊著:「來宗,記得再回來啊!」

俯瞰上海外灘。(圖/Unsplash)

車在橋上走走停停,一晃眼已經過了六、七十個年頭了,此時望見遠處外灘上櫛比鱗次的高樓,江上匆匆過往的船隻,再也沒有一絲悠遠的哀愁。時間帶走了爺爺、爹及來宗哥,如今更帶走了曾經趴在外灘上要飯的娘。今天停在江上佇留,那悲傷的往事如風般徐徐掠過。「來宗哥,娘又回到你的身邊了。」我輕輕地說。

「當我每天到江邊哭一場的時候,小來宗的屍體就悄悄地漂了過來,連續幾天都不肯去。」即使在多年之後,母親每每只要想到那段泣血的日子,仍然會淚流滿腮。「多虧了那些洋嬤嬤(修女)的幫忙,但你來宗哥終究還是死了。」

那個爹眼裡最聰明的小把勢(小男孩),張開兩手臂不讓人鬥爭娘的孩子,在那個動盪飄搖的年代,獻給了黃浦江。

●本文摘選自 麥田/城邦文化之《那個年代,這些惦記(暢銷新版):我和他們的相遇與交會,還有留下的故事》 。☞ 想看更多時空書單,點入看更多


最新活動:

⭐徵件最後倒數!「未來‧旅行」短篇小說,募集你所創造的時空與無限想像

由琅琅悅讀、讀創故事發起類型小說創作大賽,主題環扣合辦單位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建館百年暨世界閱讀日活動主題「閱讀轉運站:用閱讀翻轉人生」,並與協辦單位圓神出版社、麥田出版社等多方共同聯手策畫,招募每篇至多15,000字數的短篇小說投稿

投稿短篇小說字數以5,000-15,000字數限,內容須以「時空」為主題元素,且包含「奇幻」、「穿越」、「冒險」、「ai」其中一個類型創作,每人每種類型創作限投一次,且作品須全新創作,歡迎發揮創意,創作出迷人且意猶未盡的時空旅行故事!有照片尤佳,可附與故事有關照片素材,須本人所屬授權,或無授權問題照片。將作品email至「reader@udn.com」信箱,並填妥報名表單才算完成報名,截稿時間為2023/6/30(五)止。詳細投稿辦法我要投稿,立即瞭解更多

麥田出版社

1992,麥田裡播下了種籽…… 耕耘多年,麥田在摸索中成長,然後努力...

未來‧旅行 徵文 麥田出版 國民黨 閱讀風向球 出版風向球 上海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