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的IG:明信片如何在手寫時代串起全球社交網絡

聯合新聞網 臺灣商務印書館
圖/Unsplash

文/莉迪婭.派恩(Lydia Pyne)

過去一百五十年以來,明信片一直都是證實一趟旅行的存在、連結寄件者與收件者,以及把這兩個人跟某個地方連結起來的手段。對西方觀光客而言,明信片也可以把某些地方商品化,把這些地方變成令人眼熟的景點。明信片除了自豪地展示寄件者造訪過的異國地點,也使得二十世紀初世界各地的城市居民深受偏遠鄉村景點的吸引,這些偏遠城鎮多數會把它們的主要街道、廣場、商家、甚至地貌做成真實照片明信片。在美國,這些鄉村明信片(真實照片明信片和小規模的商業印刷明信片)因為增加了鄉村郵遞路線寄送的信函數量而重振美國郵政。如果是受歡迎的觀光景點,商業印刷明信片印製的數量都是以億為單位,呈現出一個地方精心營造的形象。

但,比起寄出什麼款式的明信片,寄明信片這個動作帶來的社會影響更重要。明信片成為觀光業社會面相的一部分,已有一百年左右的時間。無論是在國內或國外旅行,「應該」如何當個觀光客這件事,一直受到明信片的影響。觀光客不僅應該寄明信片回家,還可以收集某趟旅程的明信片作為紀念品。

對許多二十世紀初的觀光客來說,明信片是旅遊經歷很重要的一部分。包括著名的貝德克爾(Baedeker)系列在內的旅遊指南,會向西方觀光客說明應該要怎麼玩歐洲、應該要看哪些地方,寄明信片回家就是他們有參與了那種旅遊表現的證據。國外的明信片套組也是收藏家喜歡納入的收藏,同時可以當作那次旅行的個人紀念品〔馬克.吐溫(Mark Twain)看了貝德克爾指南的推薦後,曾參觀英國的華威城堡(Warwick Castle),後來保留了該地販售的明信片套組〕。中產階級觀光二十世紀開始在大西洋兩岸流行起來之後,明信片就變成跟旅行有關的一種普及物質文化。

二十一世紀的觀光客要當得確實,還需要寄明信片嗎?IG是不是已經佔據明信片的角色?答案是肯定,也是否定的。

塞爾維亞(Srbija)裔美國籍的當代詩人查爾斯.西米奇(Charles Simic)在二○一一年的《衛報》(The Guardian)專欄上哀嘆寄明信片這門藝術已經消失:「不過幾年之前,夏季幾乎每天都會收到正在度假的朋友或認識的人寄來的明信片。明信片的主題不只有艾菲爾鐵塔、泰姬瑪哈陵(Taj Mahal)或其他知名景點,也有可能是愛荷華州路邊的飯館、南方某個州際博覽會上最大頭的豬,或甚至是某間殯儀館在宣傳他們一百年來人人讚賞的專業素養。」

明信片不可能跟觀光業分離,就連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是可以透過一些獨特的方法賦予明信片新生命,強化──或許也是重新發明──使用印在紙上、由觀光客寄到世界各地的圖像而建立起來的社交網絡。例如,倫敦郵政博物館沒有理所當然地認為遊客會主動寄明信片,於是便在紀念品店販售明信片,提供可印出郵資(連國際郵資都有)的機器、放置一張繫了筆可供書寫明信片的桌子,還有一個寫好訊息和地址後可以直接投遞的紅色郵筒。這間郵政博物館把寄明信片跟參觀博物館這兩件事自然地結合在一起,我在那裡看到一個孩子擺出準備把明信片投入郵筒的拍照姿勢,而我到倫敦時,也有在郵政博物館寄了好幾張明信片。幾天前我找到一些庸俗到不行的英國主題明信片,寄給我妹妹的孩子;相較之下,我覺得郵政博物館的明信片有品味得多。

馬利(Mali)的廷巴克圖(Timbuktu)也是二十一世紀明信片史的特殊例子。曾經,因為幾十年來讓人讀到令人屏息的旅遊文學,廷巴克圖成為最熱愛冒險的觀光客所神往的異國景點。然而,二十一世紀的地緣政治局勢卻影響了當地的觀光產業,使得過去十年來,廷巴克圖的觀光人潮頓時縮減。美國國務院在二○一九年四月九日對想去馬利的美國人更新旅遊建議:「由於當地犯罪、恐怖主義和綁架事件頻繁,請勿前往馬利。警示等級四:不宜前往。假如你真的決定前往馬利,請擬好遺囑,並指定適當的保險受益人及(或)授權書。」但現在不用親自到廷巴克圖,你也可以寄出、收到那裡的明信片。

「來自廷巴克圖的明信片」(Postcards from Timbuktu)這項計畫是由在美國克里夫蘭(Cleveland)開旅館的菲爾.保萊塔(Phil Paoletta)和二十九歲的廷巴克圖導遊阿里.尼亞利(Ali Nialy)在二○一六年開始推動的,希望幫助導遊增加一些收入。二○一六年時,保萊塔住在距離廷巴克圖六百英里的馬利首都巴馬科(Bamako),經營一家專門接待聯合國使節和非營利組織的飯店。保萊塔希望為廷巴克圖做點什麼,以填補觀光客銳減造成的落差(尼亞利和其他導遊知道,因為當地局勢持續不穩定,觀光客很可能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回來了)。他開始實驗從廷巴克圖寄明信片到美國和歐洲需要多久的時間。最後,明信片花了幾週的時間,但總之是順利抵達。

書名:《明信片串起的交流史:世界上第一個社群網絡的誕生與發展》 作者:莉迪婭...

「來自廷巴克圖的明信片」邀請「線上觀光客」到官方網站瀏覽十二張不同的明信片(有些是當代的,有些則讓人想起一九○○年代初期的明信片),觀光客可挑選一張喜歡的,讓尼亞利在廷巴克圖的明信片寫手團隊書寫並寄出。明信片可以寄到任何郵務系統可靠的地方,購買者得提供地址。目前為止,明信片訊息有用義大利文、法文、英文、瑞典文、荷蘭文、德文和阿拉伯文書寫過。官網的問答集指出:「雖然馬利郵局很可靠,但卻不怎麼迅捷。」購買完成後,明信片有可能長達四個星期才會寄達,因此官網提醒民眾務必要有耐心。

廷巴克圖的郵政服務雖然運作正常,但是要寄明信片到那裡,或從那裡寄明信片,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把明信片從廷巴克圖送到巴馬科是很艱辛的路程,因此其售價自然要將運輸成本算進去。目前,一張明信片要價十美元,包含明信片與國際郵資。不過,「來自廷巴克圖的明信片」會在IG更新進度,讓追蹤者查看,是這項計畫屬於二十一世紀產物的關鍵點。例如,IG帳號@postcardsfromtimbuktu曾在一則貼文中公告:「一批新的明信片剛從#廷巴克圖抵達,現在要展開第二部分的旅程。它們已經搭過三輛摩托車和一輛飛機。」

類似這樣的貼文可以讓人感受到,明信片真的是千里迢迢從廷巴克圖來的。我自己也曾經將那裡的明信片寄給親朋好友。「來自廷巴克圖的明信片」和倫敦郵政博物館的紀念品店使用二十一世紀獨有的方式,充分且明確地表達他們對寄明信片這個概念的歡迎。寄明信片這件事,不再是觀光客為了證實一趟旅程或一次經歷的真實性而做出的暗示舉動,現在,寄明信片本身就是一種表演,不需要我們真的去到那個地方,才能告訴親朋好友你去過了。

●本文摘自臺灣商務印書館之《明信片串起的交流史:世界上第一個社群網絡的誕生與發展》。


臺灣商務印書館

1897年於上海成立,由出身印刷業的夏瑞芳等四位先生創辦,原意只做印刷...

臺灣商務印書館 明信片 社群媒體 社會人文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郵政博物館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