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玉蕙,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教授新文學創作、電影及小說等課程。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中山文藝創作獎、中興文藝獎及吳魯芹文學獎。
著有散文集《不信溫柔喚不回》、《嫵媚》、《如果記憶像風》、《沒大沒小》、《像我這樣的老師》、《公主老花眼》、《大食人間煙火》等十餘冊,小說集《一枚戒指》、《淡藍氣泡》、繪本書《曾經的美麗》、及訪談錄《走訪捕蝶人》、及學術論著《細說桃花扇》、《人生有情淚沾臆》等。作品被選入國、高中國文課本及多種選集,深受各級師生喜愛與信賴。
只要你輕輕地將它點了出來 / 廖玉蕙
數位時代來臨,是眾所皆知的事。然而,作為一位自認認真度日且不想被時光列車遠遠拋到身後的現代人,如何迎頭趕上時代浪潮,一直是我念茲在茲的事。身兼老師與作家的雙重身份,除了用電腦寫作,將個人資料上網儲存或用遠距教學之外,最直接與時代接軌的方式,莫若將作品數位化後,以快速且便利的方式遞送到讀者面前。其實,多年前,就有嗅覺敏銳的出版社前來徵詢我的意願,當時,我對於在電腦上閱讀文章仍存在相當的疑慮,揣度讀者對數位書本的接受度仍然不高,所以,便不加思索地婉拒了。
經過了十餘年,我的指頭已經非常習慣在鍵盤間遊走,不只是用電腦寫作,我每日和學生在MSN上互通訊息;和兒女在Skype上相互問候;在Facebook上和久違的朋友聯繫;甚至習慣在電腦上閱聽新聞;在網路上觀看文友部落格裡的佳作;我甚至申請了國家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計劃案:一邊將海外作家的身影及訪談錄收進架構的世界華文作家資料典藏中心,提供學術研究者及一般民眾參考;一邊將作家的優秀作品數位化,讓國際上學習華文的學生能在網站上學習中華文化……,使用數位資料對我而言,已是稀鬆平常甚至是一種習慣,幾乎無日不有之。閱讀或觀看數位作品,已不再只是我的學生或兒女的專利。於是,當聯合線上網向我提出「數位閱讀,文藝復興」計畫的電子書合作案時,水到渠成的,我覺得時機似乎已然成熟,便欣然應邀了。
出版了四十餘本書,如何揀選首發數位書,真是煞費苦心。最後,《沒大沒小》及《五十歲的公主》雀屏中選,主要是考慮閱聽大眾最可能關切的議題及寫作手法的幽默有趣。我希望接觸數位書的讀者,從溫暖、幽默、機趣三方面來認識我的作品。《沒大沒小》摹寫愉悅的家庭互動,《五十歲的公主》道盡台灣女性經常面對的進退失據處境。總而言之,兩本書都企圖從駁雜的人際關係裡爬梳出溫暖的應對;以幽默愉快的文字勾勒兩代甚至三代的親子關係;以敦厚的筆調懷想過去、正視當下並策勵未來,這是當初下筆時的一點胸中塊壘,我不確知自己做到了幾分,但可以確定的是:無論年輕人或中、老年人或多或少都能從中找到自己影影綽綽的影子,只要你輕輕地將它點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