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雪/別用憤怒表達愛

聯合報 雪雪

「我早說過,女生跟著男生玩是很危險的!妳就是不聽!」母親如是說。青少女時期的某天,我到阿姨家,當時沒有大人在,表哥對我告白,並試圖更進一步;在我拒絕後表哥雖然放棄了,我卻從此烙下對男性的恐懼。好不容易等母親得空,我鼓起勇氣告知此事,卻得到這樣的反應。

多年過去,我仍常為此憤憤不平,很想告訴母親:「不就是因為妳有其他事,把我交給阿姨照顧,才會發生事端的嗎?我理解妳的忙碌,沒怪妳拋下我,為何一出事妳就責怪我呢?」但我最終忍下了這句話。

事實上,母親知道這件事之後,不再讓表哥來我家。她與阿姨相互扶持了四、五十年,為此與自己的妹妹疏離,因為阿姨深信表哥不可能會做那樣的事。母親沒有像不少大人基於顏面或親戚關係而選擇沉默,她警告其他親戚留意自家女兒與表哥的距離,以免遭受性騷擾。她責怪的言語儘管傷害了我,卻以行動保護了好幾位表妹。

我至今仍想知道,為什麼父母對我們的愛總要用「生氣」來展現?我明白母親是深愛我的,因為她採取了這麼多的因應措施,並犧牲了自己最重視的人際關係。但她當下的直覺反應,卻讓當時的我感到困惑和受傷。

如今,我成為一個母親,也會向孩子發怒,但身為父母的我們,怒氣究竟從何而來?就因為我們愛孩子,希望孩子平安或變得更好,就以憤怒來表現嗎?然而我們的憤怒與崩潰,是否實際上把孩子隔絕在外,距離我們更遠?他們能否越過憤怒,感受到我們背後的愛?為什麼「愛」不能直接說出口,卻要以憤怒的形式呈現?

想著這些經驗,下一次,當孩子翻倒牛奶的時候,或許該把「就叫你要小心,翻倒了吧」改成「來,我們看看可以怎麼處理」。假使把孩子置於敵對的角度,就會先推卸責任;把孩子放在同伴的位置上,就會和他們共同解決問題。我們愛同伴,就會與他們共同承擔、解決難題,而不是用憤怒來尋找「兇手」,並要他們獨自承擔苦果。

●看諮商心理師莫茲婷如何解析:〈憤怒是本能,但愛才是終極選擇〉

教養難題 性騷擾 憤怒 親子之間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