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名慶/編輯的多重角色扮演練習
在那個瞬間,我在作者的眼光中,感受到了對於編者的多一點信任與依賴。
我只是為他做了一些小學生程度的運算。打開手機的計算機功能,「如果想出版一本大約十萬字的書,希望一年後交稿,先不算編輯製作時間,那麼從現在開始,每個月差不多要完成八千多字。不過這麼平均的計算有點不實際,建議適度排一些休息空檔,扣掉這些,每月產出抓一萬字左右比較理想。但別緊張,扣掉周末,每月還有大約二十個工作天,包含做功課、消化材料,每天大約產出五百字定稿就算達標了,這樣還會覺得很難辦到嗎?
「還是有壓力的話,不妨考慮增加搭配圖片的數量,酌減篇幅,或延長預設的出版時間。哪個部分,你目前辦得到,哪部分又是最不想妥協的?」
他彷彿頭一次聽到這樣的算題。大概是因為從來只專注於某件事,而這種專注多少有點排他性,在其他事情就變得比較……不擅長或不熟悉。我對這種狀態總是非常羨慕。在這會兒,我突然感覺編輯有點像是會計師或保險業務員(但會不會僅是我的刻板印象?),既須掌握現狀,評估風險與價值損益,也幫助客戶稍微看得遠一些,務實一些。
「你先試一個月,看看能做到什麼程度。除了維持動機,就算關注核心與專長領域是清楚的,這回出書的目標是什麼,最希望獲得怎樣的回饋,想像畫面愈清楚愈好。先不要想永遠失去的寒暑假。開銷維持得了?還有,你知道最困難卻也最能幫上忙的是自律嗎?
「此外,最好能多發表。自己的部落格、FB牆上也可以的。維持習慣與手感是關鍵。先求『有』,別顧慮太多,一開始靠氣勢拚一下。之後再來調整和修改──只是時間安排就不能像一開始那樣計算。」這下子我又覺得自己像個健身指導,或球團、車隊的教練了(謎之音:「記得先簽約啊。」),「重要的是配速。以及堅持。」
我還可能接著這樣說,「更可以想想,如果有寫下一本書的打算,要跟這一本間隔多久?題材和類型有必要做出區隔,或是要延續?要花多少時間準備?」這又有點小生意人的意思了。
我更是讀者,但不是扮的。初次接觸的作者,除了讀對方的稿與書,通常我也會在碰面時帶一些自己喜歡的各種類型作品,讓對方也看看──此時雖然是摸索對方興趣,作為新書製作參考或迴避的方向,但分享的意圖還是多些的。
不同角色持續輪番登場。幾個月後,我可能成為討債者,「說好的進度晚了,要把目前寫的東西先寄來看看嗎?」,還可能挪借社工的語氣:「碰到困難了嗎?怎樣可以幫到你?」或是債務人,當作者第N次來訊:「寄給你的稿子看了嗎?有什麼想法?」有的時候,我也可能讓諮商師或神職人員上身(此際真的特別意識到他們的專業門檻有多高),試著在故作輕鬆的對話裡引導作者自問,是不是還相信自己的心,或者神……
當然,是不可能跟作者明說這些荒唐的聯想的。事實上也來不及,常常是各種當下狀況的即時反應,被動扮演。無劇本,見招拆招。多年過去,我不免仍偶爾好奇,這些被我暫借來的譬喻、角色所屬的職場與人際,或其他哪裡──就算也是片面印象好了──有沒有誰使用過「像編輯那樣」的描述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