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名慶/鍍
還頻繁做書的時期,我心裡曾經偶爾抗拒做「書腰帶」這種東西。雖然這是種「加值」努力,算是為未必領情的讀者服務(恐怕不少人拿到書就迫不及待脫下它),卻不是為了提升內容直接做點什麼──畢竟能做的都做了。它有些像是封底點出新書內容亮點或價值的資訊速食版(非貶意。有時確實需要),務求更減輕讀者的理解成本,或挪借讀者對某些公眾人物形象、媒體評價的認同,分潤些許信任感,期望能刺激消費意願。
此際,經由網路傳遞宣傳意圖或資訊,更受讀者依賴,這條六到十公分寬,如今稀鬆平常,承載大堆頭名人頭銜、有時效的獲獎紀錄或銷售佳績,或「一句話」明快宣傳文字的輕薄紙帶子,還沒成為時代的眼淚。尤其晚近十年間,它才更徹底被整合於裝幀的整體設計中,在凸顯訊息和美感間求取平衡,為拿起書還躊躇著的讀者加把推勁。或許可以這麼說吧,作為附加的,「鍍」上被刻意強調,甚至原本不屬於作品自身,由他者(媒體、評家、出版者)設定的光環,它促使讀者斟酌的,多半是相當務實的價值,或隱微地挑動焦慮──我會不會錯過收藏一本夢幻逸品?有沒有跟上輿論趨勢?人生當下或未來剛好需要這本書的指引、協助或救贖嗎?
對編輯來說,從內容或推薦序(或譯作的國外評論、報導)摘取畫龍點睛(有時不得不罔顧脈絡)的句子,公告相關活動資訊,都算例行公事,但也有讓人忍不住暗地皺眉的情況:比如偶爾遇上作者太積極地列出一大串邀請推薦名單(以致每個名字都只能小小的),尤其頻頻關切推薦者回應狀況表現的熱情,遠遠大過分內任務對作品的最後檢視與調整;或是頗常見的「睽違╳年推出新作」(試圖召喚曾經的影響力)、「╳╳萬字鉅製」(凸顯作者的努力難度與堅持,也邀讀者挑戰),真的不會增加作者的尷尬,或讀者的壓力嗎?
當然你必定也聽過,有些讀者正是因為某推薦者列名其中而放棄某本新書,或為了推薦語或媒體讚譽「放到哪本書都看起來差不多」而微感困擾。不過,就算無法預期讀者反應,至少作者與出版社雙方提出希望邀約推薦的人選時,就已召喚以作品與最具代表性的理想讀者在出書前交流的契機(編輯們也在過程中見識不同受邀者的謹慎或慷慨),仍極富意義,不論邀約成功與否,都有機會成為他日對話甚至合作的機緣。
比起菜鳥時期的抗拒,如今我更常感覺,書腰(或一切與內容看似並不直接相關的「編輯外」事務)的存在,其實是一種「不知道有沒有效但至少(值得)努力看看」珍貴愚直品質的印證,也是提醒──常被視為文化產出的書,仍須依存於商業考量。然而更多時候,它似乎也代表一道難以逾越的邊界:以現今書籍的「實體」存在來說,書腰帶作為以文字為主要媒介的先鋒,與裝幀設計的視覺語言(這或許也是另一種外鑠的「鍍」?)成為慣用的雙箭頭,出版人未來是否還可能為內容產製銷售開發出其他觸及讀者的想像和選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