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名慶/錯
編輯工作總是給不太明白實際情況的人一種印象:有機會、必須讀很多書。但這印象常缺乏細節,尤其在心情;大多時候編輯不得不習慣接受的,是必須讀的未必是當下最想讀的──且兩者都須儘量擠湊零碎時間,並練就可隨時從任何地方開始或繼續的能力。
在讀不必與工作相關、僅是自己單純想看的作品時,(至少我)相當介意的是突然一秒職業(病)反應啟動,比方說,遭遇一篇文章超過兩個、一本書超過五個以上(當然每個人臨界點不可能一樣)用字或資料錯誤,影響所及,倒不是因此生出苛責衝動,主要還是勾起大意自作孽的心理職傷陰影。
一般在編輯台,為盡可能避免這類非自願盲點或無可厚非錯繆,以書籍出版來說,最少有四至五次校對檢查,前兩次最關鍵,首先是在發包排版前編輯會嚴謹地整理一次,也就是最初的編輯:包含消化內容,思考視覺設計溝通,擬寫簡介給行銷同事和通路。等排版後地毯式細看一次,另給作者看一次,謹慎點的還會追加一次外包校對,多雙眼睛把關。
然後還有大約兩至三次,檢視前幾次找到的錯,是否確實修改,會不會動到版面其他部分。這是因為目前都是電腦作業,可能無意間發生誤觸鍵盤導致某個設定跑掉,或是當下不易察覺的輸入錯誤,完成度或文意就掉漆了。這類難以回溯「怎麼發生的」情況,嚴重程度甚至會牽動全書。
這個層遞把關的SOP也算在台灣通行至少半世紀以上,都成傳統了,若還有漏網之魚,像是修辭上的錯,慣例是靜候再刷時處理;迫切一點的,可循各種管道發布致歉與勘誤訊息。或如我親歷的,專程到裝訂廠一本本地貼更正貼紙,或在書頁中插入勘誤卡片。這些都是額外增加的成本與勞務。更嚴重的甚至必須下架、追回,稍輕則拆開重印、裝訂,重則直接銷毀,就欲哭無淚了。
新書或新刊剛出版時,會有一小段如坐針氈時期,尤其在通訊與自媒體如此發達的今天。我能理解,但始終不能適應,有些作家的粉絲直接化身「快速勘誤部隊」的邀功或公審編者的心態是怎麼形成的;更困惑的是,不擔心你們喜愛的作者更尷尬嗎,她/他才是真正的第一關耶。而且,對編輯來說,完成作品過程千艱萬險都挺過來了,卻在此時感受到還是沒能把工作做好做滿的挫折,不可說不苦啊。
如果有狀況的,是銷售能量不太有機會短期內再刷(譬如文史類)的作品,編輯們怕是更生出躲債般的逃避心情了。因此暫據讀者角色,發現錯誤的書責任編輯還是你日日相見的同事,或就算是網路社群君子之交,你都不可能不認真猶豫苦惱──特別是知道對方是個纖細的傢伙──你還要即時回報這些「沒有人會開心或坦率感謝」的錯誤嗎?更何況對方極可能無法「立刻」做什麼,只徒然平添心頭小疙瘩。
這疙瘩也如對鏡般祕密地留在自己心裡。畢竟,長年置身這個以糾錯除錯為主要任務內容的職務,卻不太能酣暢訴說工作之內或之外的「錯」史。那,該拿它怎麼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