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勇/心的風景——蘇國慶半世紀的旅人風景與鄉愁心

聯合報 李敏勇
蘇國慶作品〈正午的體驗〉。(圖/ )

蘇國慶是與我同年(1947)出生的畫家,我們這一世代是典型的二戰後世代,有世界性的共同際遇,也有台灣獨特的二二八歷史色彩。戰後嬰兒潮世代發動「六八革命」,從法國巴黎大學燃起,遍及世界許多國家,與美國介入的越南戰爭交織烈火的時際,我輩正是大學時代,嬉皮風潮的反逆現象印記在我們的人生形影。

文學、藝術的夢想浸染我輩人生,在那戒嚴禁制的時代,自由的心靈夢想跨越國境,奔向他方。國慶的故事從一九七○年代,離開故鄉白河到台北;一九八○年代,奔向紐約;一九九○年代,在洛杉磯;二○○○年代,上海。異國他鄉的行旅交織他夢與現實的風景。

二十世紀,美術史交織在政治、戰爭的衝突與變動中,畫家在故鄉、異國流離的現象成為現實。出生於白俄羅斯,夏卡爾(1887-1985)經歷在聖.彼得堡,一九一○年移居法國;二戰期間,因納粹德國占領法國,移居美國,避猶太人被迫害災難;一九四八年到逝世時,在法國,並葬於斯。

夏卡爾的畫常是他童年生活記憶:鄉井容顏、牲口家畜。他把個人生活、夢想和民間傳統,交織出童話般的人生風景。蘇國慶則經歷魔幻寫實,捕捉心裡的樹,呈現他的鄉愁。白河的樹在他心的土地成長,樹影樹貌映照他的心。從台灣、美國、中國而又台灣,他在海洋找到連結土地的新意義。

二○一四年,我出版的詩集《一個人孤獨行走》,選用蘇國慶一九七八年〈身體部位──足〉寫生作品,成為我與他的詩畫交會。不只同為戰後世代,也是同為二二八世代,在死滅裡再生的心靈。在我們的時代,在台灣的土地,我們以詩和畫成為種子,栽植成藝術的樹,綻放出心的花。

很高興為蘇國慶在「南畫廊」的「故鄉的逗留」1973-2023作品編年展,留下寄語。願風景不會被遺忘,生命的光澤常在。

●蘇國慶「故鄉的逗留(1973-2023作品)畫展」於南畫廊(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展至11月7日。

聯副不打烊畫廊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