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祈/懷舊與探究

聯合報 陳學祈
《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書影。(圖/蔚藍文化提供)

推薦書:李志銘《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蔚藍文化出版)

李志銘是念舊之人,從2005年出版第一本著作《半世紀舊書回味》迄今,始終對舊書文獻及其相關議題保持高度興趣,台灣藏書界的高手眾多,但憑藉著《舊書浪漫》、《裝幀臺灣》、《裝幀列傳》等書,不得不承認,李志銘已是台灣舊書文獻與文化研究的佼佼者。而音樂領域,他也沒有缺席,其著作《留聲年代》、《尋聲記》與《單聲道》完整的展現他對黑膠唱片及其台灣本土音樂的關注與熱愛。或許可以這麼說:在時光快車上,李志銘以「舊書」與「黑膠」為後照鏡,讓讀者在不斷前進的同時,還能有機會一窺那一去不返的風景,而《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正是涵蓋兩支後照鏡視野的近作。

首先是第一個關鍵詞:「書」,李志銘回顧1980與90年代台灣的雜誌創刊浪潮,除了人們熟知的《人間》,其視野也關注較少人注意的《台北人》、《台灣美學文件》、《騷動》等雜誌。至於「藝術」,當以介紹竹久夢二、宮田彌太郎、鹽月桃甫、秦松四篇文章為代表,其論述立基於四位藝術家的書籍裝幀設計,從時代背景與個人風格入手,一來凸顯紙本書刊在藝術家的巧思之下所展現的迷人之處,二來回顧時代背景,點出藝術家在時代潮流中的沉浮,其中最讓人感到惋惜的,莫過於〈純淨熾熱的黑色太陽:孤高的詩人畫家秦松〉。而最有意思的當屬書名中的「懷舊未來式」五字,因為每一個當下,都將成為未來的懷舊依據,但未來的懷舊是什麼樣的面貌呢?李志銘在介紹香港獨立漫畫家智海及挪石社(nos:books)創辦人倪和孜於舊香居舉辦的雙個展中,分析兩位藝術家利用書籍的裝幀與印刷特色,例如智海利用細密畫的概念,將書籍視為動植物標本加以描繪,或者透過想像,憑空描繪不曾存在的書籍,而倪和孜的手工書「系列12」,利用數學等差級數的概念印製書籍並為之訂價,其過程宛如「出版的行動藝術」,擺脫了單純的感性浪漫的懷舊,智海與倪和孜賦予了書籍更寬廣的空間。

李志銘的另一支後照鏡,是透過自身收藏的黑膠唱片與文獻,向讀者介紹李先得外孫女關屋敏子與台南歌唱家林氏好、鋼琴家傅聰、音樂學者李哲洋與許常惠生平事蹟,我認為這是李志銘在懷舊之餘,進一步對歷史的探究,尤其是最後三篇文章,除了挖掘呂炳川事蹟,更呈現1970年代台灣音樂學界的場域生態,其批判力道,讓人想起當年郭力昕那篇〈怎樣「大師」?如何「中國」?〉。郭力昕以舉例的方式,解構台灣攝影界大老郎靜山的集錦攝影及「中國攝影學會」的影響力,而李志銘則用舉證方式,先爬梳民族音樂學家呂炳川的事蹟與學術養成經過,接著在書中最後一篇文章,鎖定民族音樂學者許常惠,此文堪稱《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的壓軸,這與楊蔚的《這一代的旋律》把許常惠放在最後一位來介紹是異曲同工(說來也真巧,《這一代的旋律》封面設計者李再鈐,竟有和秦松相似的遭遇!)。在楊蔚的筆下,年輕的許常惠「在國內樂壇上所捲起的那一股旋風,依然吹動著這一代的衣袂」,但在李志銘的書中,許常惠「試圖以『錄音室剪輯』魚目混珠謊稱『現地錄音』的學術欺瞞」、「太過在意自己的名氣與地位,所以老是遮遮掩掩,生前也一直遲遲不肯全盤公布當年他本人從事民歌採集的相關史料」。由於文中舉出具體的史料文獻,且牽涉學術論理,讀來真讓人瞠目,相信書中最後這三篇文章,能促使讀者對「民歌採集運動」有更全面的思考!

我認為《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最值得稱讚之處,在於作者利用自身的收藏以及所掌握的文獻來探究隱而未顯的歷史,使懷舊不流於膚淺的浪漫與溫情,這是收藏舊書文獻者所應努力的方向,《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將是很好的示範。

書評〈人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