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億人次觀看的「央視春晚」是大陸人的年夜飯
【飛越千里看台灣】
文/石晨曦
1999年,我在台灣過第一個除夕。晚上八點,我準時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晚會。我在中視、華視、台視三台之間轉來轉去,結果越看越失落,怎麼也找不到收看央視春晚的那種感覺。
三台都有各自的除夕特別節目,可是讓我感覺就跟平常的綜藝節目沒多大區別,只是在遊戲的設計上加了一些新年的元素。相比之下央視春晚有相聲、小品、舞蹈、魔術、雜技、地方戲曲、民歌、流行歌曲等豐富多元的節目,陪伴著許許多多的中國人度過除夕之夜。
央視春晚始於1983年。那時我不過九歲,位於貧困山區的家鄉電視機尚未普及。不過那個年頭是中國初入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經濟的年代。時代的變是真真切切人人有感。父親也很努力地種植不同的經濟作物,改善家中生活。幾年之後,我家也有了一台小小的彩色電視。時間往九零年代邁進,即使是像我家那樣偏僻的鄉村,家家戶戶也都有了一台電視機。
沒有電視機的除夕夜,一家老小玩玩撲克牌就早早睡了。夜漫長,守歲戰勝不了瞌睡。睡醒了才來放迎接新年的鞭炮,天快亮時才能聽到村子裡響起稀稀落落的鞭炮聲。自從電視機普及之後,除夕夜我們都守著央視春晚,在歡聲笑語的節目中度過,年年歲歲守到主持人敲響新年鐘聲。春晚的主持人以抑揚頓挫的語調數著一、二、三、四…,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村子裡家家戶戶早早準備好鞭炮,等待新年的鐘聲。
父親把鞭炮掛在門口曬衣服的竹竿上,鐘聲敲響的剎那就點燃鞭炮。接著我聽見鞭炮聲持續好久好久,這家炸完那家放,電視機裡的那一聲「噹」炸醒了整個村莊。
扒開記憶,我覺得最好看的春晚在90年後,2012年以前。那二十幾年的時光可說是中國史上最自由的時期。期間孕育了很多優秀的藝人,為央視春晚注入源源不絕的活水。很多藝人的名字、音容相貌我至今仍然記憶清晰。
主持人倪萍、趙鍾祥二人那攜帶著豐富情感的聲音,是所有走過九零年代的中國人的共同記憶。
馮鞏、牛群、馬季等人的相聲是歡笑的泉源。特別是馮鞏。人們常說,沒看馮鞏的表演絕不能提前去睡覺。馮鞏生得一幅幽默的臉蛋。他往台上那麼一站,露齒一笑,還沒開口,台下就已掌聲雷動。
從1986年到2018年長達二十幾年的時光裡,他年年都上央視春晚,表演的節目有相聲,也有小品,作品的題材多半取自民間生活。他那貼近人心,又風趣的說、學、逗、唱走進億萬老百姓的心坎裡。在我眼裡,馮鞏之後中國再無相聲演員能出其右。
趙本山與宋丹丹搭檔的小品也是讓人想忘都難。他們那鄉下大叔大媽的形象,在台上奇怪的走路姿勢,以一口東北腔調演說台詞,都極具特色,總是能讓人開懷大笑,是不則不扣的小品王。趙本山與宋丹丹搭檔演出的小品,題材多取自於東北農村人生活情形和平常說話搞笑慣用的一些梗。那時期中國人口最多的就是農民,對他們的表演倍感親切。他們在央視春晚的表演讓東北話走近千家萬戶,蔚為風潮。
楊麗萍在春晚表演的舞蹈節目「孔雀舞」、「兩棵樹」也讓人難以忘懷。
央視春晚創造的經典與捧紅的藝人不勝枚舉。藝人與央視春晚是相生的。藝人的表現足夠優秀才有機會走進央視春晚。央視春晚又能讓藝人更加的廣為人知。春晚可說是捧紅藝人的搖籃。當然央視春晚在挑選藝人或節目內容上也含有很多的政治正確,被當局認定的藝人才有機會。
中國早期官方以及軍方文藝表演的一些曲目多以民族聲樂演唱的方式呈現,歌詞內容大多是歌頌解放軍、歌頌黨、歌頌祖國的江山美好。每年的央視春晚幾乎都有聲樂歌唱家的演唱,像是宋祖英、彭麗媛等。
文革結束後,中國大舉扶植傳統文化。央視春晚一定會有地方戲曲的表演。黃梅戲、越劇、京劇、豫劇、川劇的變臉藝術都是央視春晚的常客。一些民間雜技的表演也常出現在央視春晚。
春晚也一定會有某些環節留給流行藝術。這是一塊競爭白熱化的大餅,很多歌手、演員都爭相上央視春晚唱歌。
藝人們為了能上央視春晚做過多少努力,又做過哪些妥協,我們不得而知。作為一名觀眾,我們只要節目好看就好。可是央視春晚的好看度是一年不如一年。央視春晚的節目雖然年年不同,但仔細觀察它在節目所涵蓋的藝術種類上,早已公式化,沒有太多創舉。節目好不好看也跟當前國家領導人的風格有關。
1990年到2012年間的中國是一個相對自由的社會。那時期央視春晚節目大內宣成分的比例較少,貼近民間的成分較多,所以好看。如今的央視春晚公式不變,因科技的進步,聲光效果、舞台設計都絢麗無比,但細看作品的內容,多數宣傳意味濃厚,乏味無趣,很難為人民在除夕之夜帶來歡笑。
我今年一樣在台灣過年,我很認真地透過YouTube頻道收看央視春晚,但瞌睡蟲頻頻找上門。歌曲不好聽,相聲、小品也讓我笑不出來。我不禁懷念起馮鞏、宋丹丹、楊麗萍,以及當年那些為很多人創造了美好回憶的他們。我離開央視春晚的視頻,網路搜尋了一下十幾年前的春晚小品節目,看著、看著,我笑出聲來。
●專欄「飛越千里看台灣」:石晨曦,來自中國、現居新北,讀創故事駐站原創作家,著有《八零九零我在中國的少時光》。分享一個異鄉人來台灣從零開始的心路歷程,以及所見的兩岸之文化差異。每月一篇,敬請期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