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與磚頭】陳顥仁/分岔的黃昏

聯合新聞網 陳顥仁
如招牌一般,每次造訪20號倉庫都會見到的標誌性裝置。(圖片來源:台中市文化資產處...

20號倉庫就只是一個我老早想繞過去

但一直繞不過去的後站倉庫群落

還好黃昏老是分岔

──〈結束營運〉,陳顥仁,2020

文/陳顥仁

「光與磚頭」的專欄名字,其實是向自美國知名的現代主義建築師路易斯.康(Louis Isadore Kahn,1901-1974)致敬,除了他一生留下許多懾人心魄的建築物之外,他留下的建築論述更是發人深省。其中一句不時會在我的腦中浮現的,就是「直到一個房間被建造完成,太陽才知道它自己有多美妙。」

「20號倉庫」的全名是「臺中驛第二貨物倉庫群」,是在大正6-8年(1917-1919)年間落成,如同台灣常見的各式老倉庫、宿舍,在失去實際功能之後,就成了無人經營的閒置空間。直到2000年才由文建會、文化部向台鐵承租,由姜樂靜建築師整建成為後來的「20號倉庫──鐵道藝術網站台中站」,是為一個面積500坪左右,提供給藝術家駐村、創作、展演的倉庫群,也成為台中一時的藝術熱點。

近年來,台灣對於由大型廠房、倉庫所改建轉型的文化園區並不陌生,台北有知名的松山菸廠、高雄有駁二倉庫,以及散落各縣市的糖廠建築。隨著殖民時代的結束,這些恍若帝國皇權的龐大軀殼,就只剩下一種落寞的姿勢,佇立在台灣島上不同的位置上。一些幸運的空間會在不久之後得到修繕、維護,成為全新的文創園區;另一些則可能因為地處偏僻、或是產權不清,成為年久失修的廢墟。

收納了展演空間,以及藝術家工作室的倉庫群。(圖片來源:台中市文化資產處官網)

要處理這樣一個大型的公共建築其實並不容易,一來是歷史建築有其改建上的法規限制;二來是相對於私人的建築標的,公共建築有其直面大眾的公共責任。20號倉庫位於台中火車站轉向前的後站,雖然不是首當其衝的交通樞紐,但也隱約成為了襯住前站的門面。而我就在某一個無事的下午,決心繞過後站去尋找這樣一個神祕的藝術聚落,那時的我可能只有十五歲,還不曉得無所事事的珍貴。

穿過前方的展演倉庫,就來到了後方藝術家駐村的工作室,正對著工作室的就是隆隆的鐵道,當時圍著長長的鐵皮綠籬,上面還有紅色旋轉的警示燈。我在不同的倉庫、半開半掩的門前徘徊,很想找一間倉庫一探究竟,卻又不敢貿然闖入。我記得就在我要轉頭離開的時候,有一個聲音叫住了我,「哈囉!歡迎進來看看啊!」

我看著當時在倉庫裡面的大哥哥,或者說是藝術家,帶著我看裏頭樓中樓的空間,還有簡單的淋浴設備,因為沒有冷氣,所以在裏頭鎮日工作總是汗流浹背。在離開工作室的時候還好可以沖個澡,舒舒服服地離開,剛好在要離開前遇到你,他是這麼跟我說的。20號倉庫2018年結束營運,隨著台中火車站的新站落成,舊建築的群落彷彿也就隱身在巨大的金屬棚架之後,杳然無蹤。

後來,我也回去過幾趟,我總是想起很多他跟我說的事情,想起這些倉庫在更久以前可能堆滿了木頭、香蕉,想起藝術家可能更像一個工人,想起他即將走出倉庫時的背影,他說他也要搬走了,要去一個更遠的地方。我抬頭看著天空,彷彿整個黃昏就沿著金屬棚架分岔,順著這些新的、舊的建築物的輪廓線,太陽和時間都無限地延展開來。

●2022新專欄登場:陳顥仁,詩集《愛人蒸他的睡眠》作者,也是建築美學發掘者。從日常的店舖、到修復改建的古蹟,陪伴你細讀建築,體會空間詩意,漫談那些帶有生活況味的台灣特色建築及其迷人風采,更多內容,敬請期待。

陳顥仁

1996年生於台中,曾出版詩集《愛人蒸他的睡眠》(九歌出版社),畢業於...

藝術家 歷史建築 台中 火車站 創,專欄 琅琅專欄 讀創故事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