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故事「滾動」認同!與拆遷競賽中找回中壢在地故鄉情

琅琅悅讀 桃園客家專刊
澗仔力青年培力工作站由中壢在地青年成立,成為串連地方產業、推廣文化的場所。 林昶...

張弘政/採訪撰文・林昶志/攝影

百工百業與多元族群,成就中壢獨特的人文景觀,土地的記憶卻也因經濟發展與人口更迭來回沖刷。劉醇遠想起首次訪談的經驗,忍不住哀嚎:「怎麼會有地方沒有故事啊,這也太可憐了吧!

桃園藝文陣線的劉醇遠、杜彥穎與鄧惠如,過去推動「回桃看藝術節」,透過展演、田調與空間活化等方式喚醒中壢人的記憶。如今成立「澗仔力青年培力工作站」,以不同角度推廣中壢的多元魅力。以「澗仔力」為名,呼應中壢舊名「澗仔壢」。中壢過去遍地岩礫,卻因地處臺北、新竹中心,又是族群械鬥的緩衝地,漸有人口聚集,隨著河運、鐵路的開發,逐漸發展成繁榮的都會區。

WHO?

澗仔力青年培力工作站
專案企畫 杜彥穎
計畫主持人 鄧惠如
專案企畫 劉醇遠

WHERE?

・澗仔力青年培力工作站
 桃園市中壢區天祥一街60號

・老街溪步道
 桃園市平鎮區八字圳水岸公園至中壢區環北路老街溪橋

・東南小吃
 桃園市中壢區東興街46號

拆遷,轉動記憶的指針

透過藝文展演、走讀,大時鐘的在地故事和文化記憶被更多人記住了。 林昶志/攝影

透過藝文展演、走讀,大時鐘的在地故事和文化記憶被更多人記住了。  林昶志/攝影

劉醇遠過去認為,中壢就只是個「買東西的地方」,直到北上求學,發現食物總是少一味後才逐漸有了鄉愁。

「中壢就是紅蔥頭的最後防線!」

紅蔥頭不只切開中壢與北桃園的差距,也讓他首次意識到故鄉的獨特。

因為發展,中壢的變遷總是劇烈急促,自認習以為常的他,在知曉大時鐘即將拆遷後,心中卻泛起漣漪,童年更隨之湧現,第一件制服、第一個書包……隨著過去輝煌的地標泛黃生斑,承載的回憶彷彿失去價值,再也無人談起。劉醇遠於是返鄉,與夥伴投入保存歷史的行列。

「回桃看藝術節」以展演、走讀、市集等方式,吸引人潮回流,透過攤商們獨立的發展與經歷,大時鐘與當地的連結也因此具體鮮明。感受到重視的攤主們一掃搬遷的陰霾,積極投入導覽的行列。攤主態度的轉變,證明中壢不是沒有故事,只因細緻龐雜的社會分工,令居民無法認知到自身經歷的價值。隨著訴說的人增加,土地的過往逐漸浮現眼前。

劉醇遠特別分享道,母親幼年時曾推車沿街叫買水粄,幾次走讀後,發現不少居民都對當年的水粄推車有印象,眾多反饋讓母親的故事越發完整。被挖掘的歷史如此清晰,清晰到能看見自己。

南洋客家,多元的文化延續

印尼華人經營的南洋客家料理,符合臺灣人的飲食喜好。 林昶志/攝影

杜彥穎創立「印尼坤甸—她的娘家是我們的冒險」粉專,記錄新住民來到中壢的經歷和生活...

東南小吃店的美食在南洋風味的基礎之上,也調整成適合臺灣人的口味,獨門製作的客家撈...

除了「發達」,中壢的另一標籤便是多樣的族群。隨著工業發展,不同國籍的移工湧入,中平商圈成為東南亞一條街。但南洋與客家的融合,早在產業轉型前便開始。有著「中壢認同」的杜彥穎,過去參與客家委員會的新南向系列活動,至印尼坤甸參訪。

印尼坤甸當地有近三成的華裔族群,也有許多人與臺灣通婚。相較臺灣戰後多元的省籍移民,印尼華裔移民多來自閩粵,族群關係較臺灣緊密,文化更接近中國原鄉,保存也更完善。

客家飲食特色也延續下來,並隨當地食材「因地制宜」。像華人社區常見的早餐便是咖啡配菜包,而菜包更是充滿南洋元素,以涼薯取代常見的蘿蔔絲內餡,木薯粉代替糯米粉,相較一般菜包更有嚼勁,表皮也更加透亮。還有許多眼熟的料理,在加入椰漿、椰絲、香料等食材後,成為當地特色美食。

「粄」一詞也被沿用,不同於臺灣客語,粄多指稱點心類的米食,印尼則以「粄」代稱所有非主食類的米食,如菜包當地稱為「菜粄」。

隨著移工增加,新住民開始經營餐廳,販售原鄉料理與點心,餐廳瞄準移工經營,少有顯眼的中文招牌,而工作機會讓新住民們逐漸聚集、熟絡。回國後的杜彥穎搜集資料、規劃地圖,推廣隱身於巷弄間的東南亞客家料理。

「但你問他們是不是客家人,他們大概會否認。」除了語言,認同也牽涉地區、父母系等因素。歷經排華運動後,如今印尼中生代的華人被禁止學習中文,雖然保有文化習慣與中文姓名,歷史傷痛仍讓他們有意避開相關話題,但中壢的多元組成與客庄歷史,讓新住民的「客家元素」開始顯性起來。

用故事抵抗遺憾,以流行傳承未來

老街溪步道為繁忙的都會區增添綠意,讓居民們可以舒適地親水散步。 林昶志/攝影

都會區的地方創生,似乎沒有「活絡經濟」、「振興產業」等壓力,但也因為改建利益龐大,建築難以留存。老城區的居民普遍在生活富裕後離開故鄉,既失去對土地的認同,記憶也隨之逸散。

「我們做的事情,與其說地方創生,不如說是在通靈。」

透過訪談、田調,團隊一點一滴拼湊出中壢的故事,細數著消失的院落、陂塘、布莊與中藥房,不論如何努力,保留的進度仍追不上拆遷的效率。但就像「回桃看藝術節」,目標不是阻止拆遷,而是為了避免遺憾,用故事重新找回人與人的連結。

訪談的過程裡,團隊也找到隱形的客家元素。除了紅蔥頭,還有回到中壢後,才能在市場聽見「客語語助詞」,像是表達驚訝的「唉喔」;帶有撒嬌意味的「你怎麼這樣『哪』」。或是客家華語,如年輕人常罵的「錐子」,原意為「男性生殖器」,後引申為笨蛋之意。正因為中壢是個交通發達、流動快速的地方,語言文化自然容易受影響,但也會將影響帶出去。

「建議客家委員會培養客語偶像練習生,或客家啦啦隊。」劉醇遠建議,與其滿腹焦慮地擔心母語消亡,不如讓客語加入流行文化,用傳播的力量改變劣勢。

以零散碎片,拼湊成豐富樣貌

為了脫離地方創生「挽留」、「搶救」等悲觀印象,也為了褪下城市的負面標籤,鄧惠如與團隊共同創辦《嚦嚦扣扣-LiLiCoCo》雜誌,以活潑的方式帶領讀者認識中壢的不同風貌。

第一期以零星的冷知識打開認識中壢的大門,包括但不限於:白馬王子街有白馬、有顆行星叫中壢……,並介紹紅眼行程與路線安排,剖析中壢不夜城的成因。未來刊物也將與在地藝術家、地方團體合作,期許能擴大能量,持續挖掘這片土地的故事。

「做刊物真的很累……」包辦企劃、文字、編輯、打版的鄧惠如哀號,但澗仔力青年培力工作站仍會努力,期許小小的滾石堆積,也能創造中壢般富有能量的土地。

張弘政
1996年生,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碩士。任2022年文化體驗計畫〈作客我鄉_從他鄉到原鄉〉藝師。 曾獲後生文學獎、竹塹文學獎。

●本文摘選自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季刊《尋客》第39期電子書。原文為「在城市肚講自家个故事」,授權刊登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頻道,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MEET HAKKA 第39期:在城市肚講自家个故事 出刊頻率:季刊 出版時...

桃園客家專刊

尋客《Meet Hakka》英文「MEET」有相遇、遇見、連結之意,希...

尋客Meet Hakka 中壢 客家文化 美食 東南亞 閱讀藝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