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一甲子的家書:揭開叛亂年代,翁子國小兩個受難家庭及生命故事
文|宋文博(政治受難者宋盛淼家屬)、劉素嫺(政治受難者張樹旺家屬)
宋盛淼和張樹旺兩位受難前輩,是臺中豐原翁子國民學校(現為翁子國小)的教員,也是被捲入綠島「再叛亂」案的犧牲者,原本的十二年有期徒刑改判為死刑,並在1956年1月13日槍決。
由於宋盛淼之妻張雪露女士與張樹旺之妻翁鑾鶯女士,也都是翁子國民學校的教員,在受難後,兩家互相幫助、彼此扶持,情感相當緊密。本文由宋盛淼之子宋文博先生,及張樹旺三子張俊明之妻劉素嫺女士,談論他們對於過去的追憶,以及心中所思所感。
宋文博:二十年後的再次迫害
翁鑾鶯老師—我小學四年級的導師,張雪露老師—我的母親:警備總部來文命令妳們之中有一位必須調離學校,二位老師腳步沉重離開校長室,不禁淚流滿面,二十年前的往事勾上心頭。
1950年4月,宋盛淼和張樹旺二位老師於上課中為憲兵帶走,失蹤兩個多月,因叛亂罪判處十二年刑期,送綠島新生訓導處服刑。翁老師特地把所住的日式宿舍隔一半給我們安頓,兩家人互相扶持、互相照顧,懷抱共同的希望,等待服刑的先生歸來。
六年後,兩家男主人同時因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送回臺灣再審判,原判無罪,經蔣介石批示「嚴為復審」後改判死刑,演變為高達十四人槍決的局面。突來的惡耗令希望瞬間破滅,地方上的農友發揮愛心,無條件接濟供應蔬果,二位老師化小愛為大愛,繼續於學校服務,過著平靜簡單的生活,只希望幼兒得以平安長大。豈料在二十年後,突然有人檢舉—兩個叛亂家庭不可同住一個屋簷下,強制命令立即調動,孤兒寡母毫無能力反抗政府的暴力壓迫,其中一個家庭只好離開居住二十六年的故鄉。
成長過程中,母親再三告誡我,不得參加政治活動、不討論時局、不亂說話,加上警察時常上門查戶口,家人一直生活在戒慎恐懼當中。父親叛亂死刑的陰影藏於心中,我渴望知道真相,又受迫於威權壓力,但仍是私下尋找禁書,想找出任何有關聯的姓名記載,也常常在黨禁尚未解除時,背著母親去聽黨外活動演講,但一直未能找尋到真相。母親在六十四歲辭世前,交給我父親於獄中思念妻兒所繪的圖像,雖只兩張泛黃的紙,卻可感覺到他強烈的思念。
匆匆六十年期間,領了補償金,參加過追思音樂會,也曾去馬埸町追悼(後來才知家父是於安坑刑場槍決),直到偶然看見報紙上有國家人權博物館的信息,便立即與館方聯絡。原以為將父親的手繪交給館方保管,就能完成自己臨老的心願,然而館方非常慎重,備齊所有父親的判決記錄與照片,時任的陳俊宏館長還請林傳凱老師詳細說明父親原判十二年又被判死刑的原因,竟是捲入綠島新生再叛亂案,傳凱老師準備我從沒看過的資料、審訊筆錄、十二年刑期的判決書、註記嚴加複審的檔案文件、死刑判決書及刑前照片等,如此努力為這些受難者平反的精神也令我動容,近六十年尋找的疑惑頓時明瞭,心中的重擔也放下。爾後參加人權館活動,認識更多受難者前輩及二代家屬,由書籍中看到真相,讓我勇敢走出來,也期待更多人能夠願意分享內心的感受。
後來我前往綠島看見了垂淚碑,忍不住想著,在那個時代,有多少母親,為她們被囚禁在這個島上的孩子與親人,長夜哭泣。眼前浮現了母親獨自望著窗外的身影,我的眼淚一串一串了流下來⋯⋯。
劉素嫺:塵封一甲子的家書
公公出事的時候,與婆婆同校任教。據說,那天一部吉普車長驅駛入校園,一時間原本書聲琅琅的空氣中瀰漫著肅殺的氣氛,大腹便便的婆婆看著公公被帶走,從此沒有再回來,時間在1950年約莫晚春時節。同年仲夏,俊明—他們的第三個兒子呱呱墜地,獨缺父親的迎接。
沒有人告訴他,父親為什麼在他的生命中永遠缺席,所有的家人用滿滿的愛疼惜他,填補他失怙的遺憾,於是他的成長過程只有愛,沒有恨,只是從親戚的耳語和凝重的表情,隱約覺得父親是個不可碰觸的話題,後來服公職,也屢屢因此特殊的身世背景得到特殊的對待。
我們婚後定居臺北,孩子年幼,已自教職退休的婆婆北上支援,也許是因為照顧孫子,讓她回想起俊明小時,有一天她從豐原帶回一本老舊的相簿,和我分享她的過去,我們倆一同翻看,她微笑指著一張張泛黃的照片,告訴我照片中的人與事,當看到公公的照片時,依然帶著一貫的微笑跟我介紹:「這是俊明的爸爸。」我不禁驚呼:「明明就有爸爸的照片,俊明說他從來沒看過。」婆婆幽幽的回說:「他真的沒看過。」我雖然驚愕,但那一抹淒然的微笑,讓我不忍追問,後來也沒有機會再問。誰料得到,一向笑聲爽朗性情陽光的婆婆,竟然晚年失智,忘記所有的悲歡往事。
民國百年,婆婆辭世,我們在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個木匣子,裡面丁寧的珍藏著公公的獄中家書,就在香煙繚繞梵音裊裊中,信一封封被展開,此時已年逾花甲的俊明,穿越時空,總算與父親有了連結,知道父子曾有短暫的會面。
原來,1951年2月9日大年初四,婆婆年方二十七歲,懷抱甫八個月大的俊明北上探視公公,公公在1951年2月12日的信中是這樣寫的:「⋯⋯吾和你見過面,看了不曉得一點兒事情的明兒以後,一整天心裡難過得很,尤其憔悴的你的臉色和明兒的咳嗽使吾煩惱萬分⋯⋯」遙想當年,婆婆頂著寒風刺骨,坐上搖搖晃晃的火車,轟隆轟隆的車聲,伴著襁褓中嬰兒間歇的咳嗽聲,該是一趟多麼淒苦的旅程啊。
而透過這些家書,我才有機會認識公公。公公雖因讀書賈禍,卻沒有「人生識字憂患始」的喟歎,在獄中依然求知若渴,開出書單請婆婆幫他借,舉凡教育、心理、哲學、財政⋯⋯,公公讀書涉獵頗廣,還翻譯日文的美國經濟史,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完全不知道死亡距離這麼近。這樣一位有理想、具世界觀的優秀知青,卻不幸含冤早逝,婆婆心中的悲憤可想而知,但是三個兒子和忙碌的教學很快的讓她翻過這一頁蒼白,重新用樂觀與智慧記錄彩色人生。
我邊讀信邊蒐尋資料,宛如拼圖一般,公公當年蒙難的脈絡逐漸明朗,公公前後繫獄近六年,原以為可以等待刑滿重獲自由,不料在綠島服刑時被指涉綠島事件,竟然從無罪判決莫名改判,終至1956年1月罹難,與世長辭。一頁頁的檔案所呈現的是無力回天的殘酷歷史,我終於能理解,何以婆婆寧願獨自吞下苦難的記憶,也不願讓俊明感受絲毫的悲情。
或許除了掩卷唏噓,是不是就合上木匣子,把缺憾還諸天地呢?
●本文摘選自國家人權博物館出版之《向光》第七期〈翁子國小, 緊密相依的兩個受難家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