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裕元/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未來—科學家李遠哲的人文關懷

聯合新聞網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李遠哲獲得之諾貝爾獎章(正、反面)。

文∣黃裕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1 年 9 月,李遠哲教授來訊表示,要捐贈一批個人物品,包括諾貝爾化學獎在內的歷年獎章獎狀、榮譽學歷共 92 組文物。李遠哲在 1986 年獲諾貝爾化學獎後,激勵了整個世代的臺灣學人,爾後回臺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也積極參與教育改革、兩岸議題、社區營造、震災重建等工作,在社會變革的關鍵年代屢屢站上第一線。此批文物捐贈對臺史博而言意義重大,於是以「特急件」的速度,在 3 個月內完成入藏與展出。

李遠哲之所以決定將物件捐到臺史博,單純是覺得獎章與其塵封在櫃子裡,不如捐給歷史為主題的博物館,或許更能發揮價值。他說:「只要能告訴大家,在那個變革的時代,臺灣曾經有這一個人,走過這樣的一條路,這樣就可以啦!」

經過大半年策畫,臺史博一樓大廳「敢與別人不一樣——臺灣科學家的人文關懷」特展開幕。標題出自李遠哲首度拜訪臺史博時與學生的對談,他鼓勵學生:「科學的進步,就是有一天學生跟老師說:『老師你說得不對!』爾後發現學生是對的。」於是,「要勇於挑戰權威」成為特展標題的動機。這是臺史博首度策劃與自然科學領域有關的特展,希望透過李遠哲與他那一代科學人的故事,激勵現在的我們,特別是年輕學子。策展過程中,我們進一步向李遠哲徵集其它領域的紀念物,也拜訪過他的學生,聯絡了在社會改革路上與他並肩作戰的夥伴們。

臺史博「敢與別人不一樣」特展入口,展期自2022年9月22日至2023年4月9日...

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之後

進入展場前,觀眾可以與放大版的諾貝爾獎章合照,地面上的 N,是諾貝爾頒獎典禮上獲獎人都會站著的地方。諾貝爾獎章的正面是諾貝爾頭像,背面是土地之母伊莉絲、由科學女神揭開她神祕面紗的圖樣。獎章證書右面由瑞典文書寫,說明獲獎人的資訊,左面則是針對其得獎原因設計的專屬繪畫,這是獨一無二的諾貝爾獎證明書。

策展團隊整理了李遠哲於1986年得獎時的報章雜誌,幫助我們感受當時的社會氣氛。根據報導,他在斯德哥爾摩領獎後即搭機返臺,一路上從機場出關、總統接見、返家祭祖,演講、研究會議,時時刻刻都引起眾人圍觀,新聞記者爭相訪問,好奇他的成長歷程。而後李遠哲返回母校新竹中學,鼓勵學生要多運動、要勇於發表不同意見。在威權統治時代及填鴨式的教育環境裡,他的舉止與想法令人耳目一新,掀起一股「李遠哲旋風」。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報紙輿論常用斗大的標題稱李遠哲是「中國人之光」、他的獲獎則是「中國人的榮耀」;由鄭南榕創辦的雜誌《開拓時代》也以李遠哲的獲獎做為該期主題之一,文章標題稱他是「臺灣人無法遏抑的光芒」。雖然此後至今三十多年,臺灣人沒再出現諾貝爾獎得主,但土地與國家認同觀念已大不相同了。

1986年李遠哲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現場。

尖端科學的在地扎根

第二單元的展櫃可以看到在李遠哲科學研究歷程上別具意義的兩個獎項,一個是「居禮獎」,一個是以「分子碰撞學獎」。他高中時正是讀了居禮夫人的傳記,才立志做科學家,2011 年,李遠哲獲得波蘭化學學會頒發的居禮獎,居禮一家的成就至今仍相當具有啟發性,而「分子碰撞學獎」是以他的老師赫胥巴哈(Dudley R. Herschbach)為名,他在其基礎上發展奮進,爾後兩人也同獲諾貝爾獎。

李遠哲主要的學術成就是「原分子碰撞動力學」,是以真空中的分子束撞擊,來研究化學反應的實際情況。為了理解他的心血結晶「通用交叉分子束儀」,策展團隊花費許多時間鑽研科學原理,並借重中研院原子分子研究所的協助,林志民副所長特地南下,為我們上一堂扎實的科學課。除了協助審定展示內容外,副所長還分享許多當年的祕辛,例如當時臺灣沒有製作大型真空儀器的經驗,居然找上製作悶燒罐的業界高手協助焊接,打造本土版的分子束器。

看板上有些棒球、特技翹翹板的圖,是李遠哲當年親手繪製,用來說明他的實驗原理。運用有趣的比喻,希望讓讀者、乃至一般民眾能親近難以理解的化學世界,這也是李遠哲的絕活之一。

李遠哲當年親手畫的圖樣,也於展場展出。

實踐新故鄉

第三單元側重李遠哲在社會改革工作上的投入,策展團隊向李遠哲徵集在臺灣參與社會、政治事務的文物。包括他參與社區營造運動——新故鄉基金會、 921 重建會的紀念陶片,以及他參加 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的胸章。

離開中研院院長職務後,李遠哲奔走國際,擔任國際科學會理事長,特別關心地球暖化問題。本區可以看到巴西、巴拿馬、法國的國家級勳章,其中天主教教宗「宗座學院院士獎章」格外精緻,項鍊中間是梵諦岡教宗紋樣。獎章上的正面圖案,則是17世紀初科學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與學院創建人費德廉·塞西(Federico Cesi),象徵國際尖端科學的起點。

李遠哲親訪特展後,語重心長地說,這些獎章、獎狀,沒有一個是自己去爭取的,是他全心投入對科學真相、真理的追求,做出世界頂尖研究後自然而來。他想跟大家說的是,不要刻意去追求獎章獎狀,而是投入在自己的工作上,每樣事情都做得比別人好一點,榮耀自然會跟著來。

逛完李遠哲特展,我們得以回望他學術生涯早期較不為人知的科學研發之路,也讓我們想起那段曾經歷過的社會變革。他不斷提醒年輕人,在真理面前要勇敢提出自己的看法,要找尋志同道合的夥伴、讓世界變得更好。特展開幕後,這些展示的故事與臺史博、參觀民眾會產生什麼不一樣的化學反應與能量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李遠哲與教宗本篤十六世會面。

※本文出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觀‧臺灣》第56期「多重宇宙」。

展覽資訊

敢與別人不一樣:臺灣科學家的人文關懷特展

特展展期:2022年09月22日至2023年09月03日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1樓(地址: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詳細資訊:點我看更多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是一座位於臺南、有「臺灣」也有「歷史」的博物館,「臺...

李遠哲 歷史 諾貝爾 臺史博 閱讀專題 閱讀藝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