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李知灝/「男爵末裔」畫家松ヶ崎亞旗

聯合新聞網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松ケ崎亞旗,《シユミ-ヅ女》,1932。

文/李知灝(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助理教授、圖書館藝文中心主任)

松ヶ崎亞旗 入選 臺展第6-8回,府展第7、8回

1934年12月30日「臺灣美術聯盟」成立,是臺灣史上第一個綜合繪畫、造型美術(建築)、雕塑與文學的文藝聯盟。在臺北鐵道旅館大食堂內的成立大會會場,重要賓客匯集,一旁有位西裝筆挺的中堅畫家正準備接下來的講稿,等著宣告這個由他一手創建的文藝聯盟。他就是「松ヶ崎亞旗」。

「松ヶ崎亞旗」本名松崎明長(1898.3.19-1939.08.31),其家族源自藤原家系的貴族世家「甘露寺‧堤」家,祖父「堤哲長」官至右兵衛督,是孝明天皇(明治天皇之父)的親信。而父親「萬長」自幼出入皇宮,深受孝明天皇喜愛,甚至在遺詔裡受封京都「松ヶ崎」采邑,並賜姓「松ヶ崎」。松ヶ崎萬長在明治時期奉派至德國學習建築,回國後受封男爵,成為首代「松ヶ崎男爵」,也是日本史上唯一有爵位的建築設計師。[註1]而松崎明長就誕生在男爵家中,成為未來可能接任的「松ヶ崎男爵」。

松ヶ崎亞旗獨照,1932。

講到這裡,就可發現他的家系根本就是明治時期的「天龍人」呀~~

然而,松ヶ崎萬長卻在明治26年(1893)因故宣告破產,三年後更被迫將男爵爵位交還。成為平民的松崎萬長在1907年來臺擔任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囑託,負責參與設計興建臺灣鐵道旅館、西門市場(今西門紅樓)。

松崎明長隨父親來臺,並進入臺北中學校(今建國中學)就讀,受石川欽一郎啟發開始從事繪畫,並於1916年與同學開辦畢業畫展。[註2]翌年畢業,返回日本就讀早稻田大學商科,同時接受著名畫家石井柏亭的指導。取得商學士後先後任職於東京的內務省地方局、復興局,直到1929年辭官。[註3]在日期間,曾多次入選日本「中央美術展」與「二科展」。

1932年7月30日,松崎明長頂著「東都新銳畫家」的名號返臺,寄居於嘉義西門町,並於嘉義地區寫生、創作,同時也帶來他奇特的別名「松ヶ崎亞旗」。[註4]而在同年第六回臺灣美術展覽會(臺展)中,其作品《黃衣の少女》獲選為西洋畫特選第一席(首獎),審查員鹽月桃甫稱該作大部分使用黃色,在色調運用上相當洗鍊。[註5]隨後,松ヶ崎亞旗在1933、1934年同樣入選「臺展」,又在1938、1939年入選「府展」。

松ケ崎亞旗,《黃衣の少女》,1932。

松ヶ崎亞旗除在繪畫上多次受日本本土畫會、民間展覽與臺灣官展的肯定外,在畫會組織以及對臺灣美術展覽會的改革上,也相當積極。1934年12月30日,在松ヶ崎亞旗的奔走下,65位文藝人士合作成立了「臺灣美術聯盟」。松ヶ崎亞旗將成立大會會場選在父親松崎萬長參與設計的臺灣鐵道旅館,或亦有展現家族榮光的意味。而現場邀請到早稻田大學教授喜多壯一郎、「臺陽美術協會」的立石鐵臣等貴賓蒞臨,也展現他個人豐沛的人脈。[註6]

「臺灣美術聯盟」成立後,除舉辦展覽之外,1935年更以聯盟的名義,向文教局長深川繁治提出對「臺展」的改革意見。由松ヶ崎亞旗陳述改革之意見,包含讓臺展改由文教局辦理、改善審查制度、會友任期與資格等。[註7]或也促成「臺展」在1938年轉為「府展」。

然而,松ヶ崎亞旗卻在1939年因病驟逝,得年41歲。

綜觀松ヶ崎亞旗的一生,幼時生長於沒落的男爵家庭,因家道中落而輾轉於日本與臺灣間擔任官吏維生(在日本曾任職內務省地方局、復興局,在臺曾任職臺灣總督府庶務課)。在為家庭生計奔波的同時,也致力於繪畫創作與畫壇革新。畫家自號「亞旗」,或許也透露了「引領亞洲畫壇之旗手」的這樣一種雄心壯志吧!

#名單之後007

註釋:

1. 見「臺灣大百科全書」之「松崎萬長」條,網址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4888。關於「松ヶ崎」家系源流,參見岡田義治、初田亨,〈建築家松ヶ崎萬長の初期の経歴と青木周蔵那須別邸一松ヶ崎萬長の経歴と作品(その1)一〉,《日本建築学会計画系論文集》,第514号(東京都,1998),頁234。

2. 見〈中學校洋畫會〉,《臺灣日日新報》,1916年5月28日第7版。

3. 見「松崎明長(轉任來;府屬;俸給;勤務)」(1937年10月01日),〈昭和十二年十月至十二月判任官以下進退原議〉,《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0255042。

4. 見〈東都新進畫家 松ケ崎亞旗氏來臺 —北一中の出身で 畑違ひの早大商科出—〉,《臺灣日日新報》,1932年8月4日夕刊第3版。

5. 見〈臺展の特選發表 西洋畫五、東洋畫三選定 臺展賞、臺日賞と共に〉,《臺灣日日新報》,1932年10月27日第7版。

6. 見〈臺灣美術 聯盟發會 四月間展覽會〉,《臺灣日日新報》,1935年1月3日,第8版。

7. 見〈臺展改選の叫び 松ケ崎氏等が意見書を提出〉,《臺灣日日新報》,1935年7月16日第2版。

本文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頻道,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整理了近萬件的陳澄波作品、文件史料後,為了讓基金會員工脫離失業的危機,...

建築 鐵道 西門紅樓 嘉義 繪畫 創作 日本 閱讀專題 陳澄波 閱讀藝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