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話題】英雄氣短的臺灣美術史,靠你我續命:專訪《臺灣美術兩百年》總策畫顏娟英、蔡家丘
文/吳垠慧(文字工作者);攝影/張震洲
這兩年,臺灣現代美術主題展接力不斷,從「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2020-21)到2022年的「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人・間─陳澄波與畫都」、「掘光而行─洪瑞麟」等,觀展人潮絡繹不絕,二刷、三刷者大有人在,被冷落許久的臺灣現代美術如絕地逢春般備受矚目。於時此刻,「不朽的青春」展覽研究團隊再獻上鉅作《臺灣美術兩百年》套書,從清領、日治時期到當代,透過120件藝術品,訴說108位藝術家及其時代的故事。
➤攻略:寫給大眾的美術史讀本
《臺灣美術兩百年》這項橫跨兩百年美術史的紙上策展壯舉,是由中研院史語所教授顏娟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蔡家丘擔任總策畫,全書分成上下冊,各以「摩登時代」、「島嶼呼喚」為主題分成12章節,每一章節都有一篇導論,串連該章節所介紹的作品之外,每件作品又有專文介紹。
這樣浩瀚的書寫工程,邀集了石守謙、林柏亭、林育淳、邱函妮、黃琪惠、楊淳嫻、張閔俞、魏竹君等23位來自中研院、台大、師大等學者投入撰稿行列,短短一年內,完成這套「重量級」的美術史攻略。
2020年嚴峻的疫情稍歇,「不朽的青春」意外地人氣爆棚,在大眾媒體和社群平台推波助瀾下,展覽聲勢水漲船高,圖錄一再加印,都讓研究團隊始料未及。展覽的成功不僅激發社會大眾對日治時期臺灣美術的興趣,也可說為〈甘露水〉的現身揭開一線曙光。
然而,舉辦一檔展覽大不易,團隊思索著:「什麼是可以持久、普及跟大眾分享的作法?」(蔡家丘語),於是,在「不朽的青春」卸展前,他們決定回歸「寫作」的本行,展開這項瘋狂的計畫——在展覽圖錄之外,要出版一套寫給大眾閱讀的臺灣美術史書籍。
「如果要讓大眾深刻理解臺灣美術,就要寫大眾化的讀本,不用深奧艱澀的文字,而是用簡單的方式鋪陳,在作品之外串連起歷史的意義。」雖說坊間不乏臺灣美術相關書籍,但要梳理兩百年的美術史依舊是項艱鉅的工程,「現在正是最好的時機,雖然工作時間不到一年,有多點人一起努力,每位作者都是學有專長,外部有行政和出版社協助,能完成是很幸福的。」顏娟英如是認為。
➤書寫:從不同觀點累進藝術品的價值
《臺灣美術兩百年》以歷史時序為經,章節主題作緯,上冊「摩登時代」從清代書畫傳統及其傳承新生為起始,走向日治時期現代美術的啟蒙,到二戰結束政權再更迭為界,規畫有「現代美術與展覽會」、「都會摩登」、「戰爭與戒嚴」、「新時代男與女」等章節主題,梳理時代脈絡及作品介紹。
下冊「島嶼呼喚」以「山與海的呼喚」、「鄉土的回歸」、「主體性的開展」等篇章,從噤聲的戰後政治氛圍下的藝術表現,走到1987年解嚴之後大鳴大放的當代藝術世界。
不同於「不朽的青春」遍尋被忽略或遺忘的美術作品,《臺灣美術兩百年》訴求「從美術作品看見臺灣」,因而優先從公立美術館藏的「公共財」當中選件,其次才輔以私人收藏。
蔡家丘指出,選件原則是「有好故事可說」的作品,也賦予撰稿人慧眼決定,「『故事性』來自於藝術家的創作歷程、作品的構成趣味,更重要的是與臺灣歷史、土地的連結。」為求文章貼近大眾、避免變成艱澀的學術論文,每位撰稿人均享有開放性的寫作空間,不受干涉,因此,有人從自身經驗出發、或引述藝術家自白等各種深入淺出的方式,以期激發讀者共鳴。例如:蔡家丘首將日本雜誌《植民》刊載黃土水的文章〈過渡期的臺灣美術〉(1923)全文翻譯收錄書中,字裡行間便可感受到藝術家熱切渴望想創作出感動社會的美術,他在雕刻中鑿入生命,以期靈魂與作品一同不朽。
顏娟英認為,正因開放性的寫作,同一幅畫,在不同章節會有不同的詮釋觀點。比如:陳澄波的〈我的家庭〉(1931),有人專注在桌上的日文書《普羅繪畫論》,她則從「畫家背後的女人」切入,講述像張捷(陳澄波妻)這樣默默支持丈夫從事現代美術創作的女性。
「我們鼓勵每個人看畫作時,都有自己和作品邂逅的角度,建立和作品之間的關係。」顏娟英認為:「藝術品展出後,就不會只屬於藝術家個人。美術的發展無法孤立於社會,作品會遇到許多看法,觀點也會隨著時代改變,這才能累積和提高藝術品的重要性,意義也才會存在。作品如果沒被社會認識或肯定,最後很可能逃不掉廢棄物的命運。」
因此,兩位總策畫都強調這套書「不為任何藝術家或時代定義經典或名品。」顏娟英說:「權威那個年代已經過去了,我們都是樸素踏實、只想把美術史建立起來。」蔡家丘也認為:「讀者一旦了解〈甘露水〉的來龍去脈,就能知道它為什麼是經典,不需要我們特意強調或背書。這時代的人並不迷信權威。」
➤時間:猶待打拼的美術史建構工程
顏娟英期待這套書能成為大學讀本,在師大任教的蔡家丘也呼應說,當今大學生接觸臺灣美術史的管道仍舊匱乏,「他們熟悉的美術品仍以歐洲和故宮名作為主,能舉出臺灣美術實例者很少,這一點都不誇張,大學生沒有主動閱讀臺灣美術史的動力。因此,如果這套書能成為大眾熟悉的讀物,應該會有幫助。」
過去,臺灣美術是附屬在中國美術史的一個篇章,如顏娟英這般投身臺灣美術史研究逾30年的學者,猶如走在孤寂的荊棘路上。她細數自己從1968年進入台大歷史系開始,怎麼從中國美術史研究的主流顯學,偏航軌道至不受學界青睞的臺灣美術範疇。當1988年她向國科會提出「臺灣美術研究案」時,一開始還被視為「無學術價值的研究」,也曾被史學界前輩譏嘲:臺灣美術史如果能研究,路邊的石頭是不是也要拿起來研究?
蔡家丘回想起自己在就讀藝術史研究所期間,也曾因為選擇臺灣美術研究而有「英雄氣短之慨」,「那種氣氛會讓你產生自我懷疑:臺灣美術是否就是不如中國經典名作裡的大山堂堂,而次人一等?」
「美術作品是文化記憶中很核心的一部分,臺灣美術史的建構必須來自民眾對於臺灣文化的自我認同。」顏娟英語重心長說:「我們從沒認真問過自己是誰、父母是誰,對自己的生命和周遭的認識都不夠深刻,因為我們從不願停下來了解,或是寧可遺忘。」她憂心倘若現在還不學習,可能就會失去機會,「作品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記憶也會跟著消失或被竄改。」
當今臺灣美術研究仍以當代藝術為主流,主因之一是藝術家大多健在,田野考據較容易,而從事日治時期的學術研究,不僅要具備英文、日文等第二外國語的能力,還需處理百年前的文獻史料、和藝術家相關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作品真偽的考究、找尋散佚之作及田野調查等重重考驗。顏娟英以〈甘露水〉為例,與之相關的傳說紛紜,張家、徐家等相關人士也各有說法,「我們有太多真真假假的故事,只憑藝術家或後代口耳相傳的記憶,這些都會受個人好惡影響而改變或模糊。如果這個時間點不弄清楚,以後會更複雜,而不弄清楚就隨便寫,也是沒有意義。」
➤出版:凝聚覺悟與共識產生的行動力量
幾十年來,顏娟英孜孜矻矻在日治時期美術史的研究上努力,也為臺灣美術的邊緣處境焦急與抱屈。然而,為了這套書,團隊也面臨來自公部門、藝術家、家屬和擁有者等方面施以的難題和壓力。
即使過程費心驚險,當鹽月桃甫的〈萌芽〉(1927)、陳清汾的〈巴黎的屋頂〉(1931)等睽違許久的畫作再度現身,便是最感欣慰的時刻。顏娟英在書中寫到:「臺灣美術史的建構從來不是倚靠政府行政部門(如教育部或文化部編列預算,發包標案工程來進行),而是依靠有志之士從四方八面而來,凝聚覺悟與共識產生的行動力量。」
1998年,顏娟英的著作《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1895-1945》以〈甘露水〉當作封面,是為發願:「〈甘露水〉趕快出來吧!」事隔24年願望成真,而今她再次「發大願」,期許「《臺灣美術兩百年》會有英文版、日文版。」
兩冊套書以全彩印刷,不乏拉頁及特殊色等細緻的編排,春山出版社總編輯莊瑞琳笑說:「同事都說這是一套會『動搖國本』的書。但我們的野心是:只要市場需求在,書就會一直再刷、不會絕版。文化有時是在商業行為中生根。」
莊瑞琳說,近年臺灣史主題書的銷售成績不俗,然而,這些讀者能否扣合到美術史仍有待觀察。但無論如何,從編輯的觀點來看:「《臺灣美術兩百年》正好補充了當前臺灣史美術類書籍的空白。」
本文為Openbook閱讀誌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閱讀」頻道。原文為「話題》英雄氣短的臺灣美術史,靠你我續命:專訪《臺灣美術兩百年》總策畫顏娟英、蔡家丘」,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