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高溫好難受,唐玄宗也懂開「冷氣」消暑!

琅琅悅讀 一刻鯨選
今人怕熱,古人也怕熱,唐玄宗為了消暑,可是使用了「鈔」能力(宋人宮沼納涼圖,國立...

(內容/謝金魚,編輯撰稿/一刻鯨選)

天氣好熱!入夏後,高溫有感,每天出門都彷彿走進烤箱般讓人掙扎。近來甚至有學者指出,在「熱島效應」的發威之下,只怕每年都是最涼的夏天,顯示未來一年將比一年更加炎熱。

面對難耐酷暑,或許有些人就會想,長輩們常說懷念以前的夏天,就算不開冷氣,也不至於熱到令人頭昏腦脹。倘若按照這種印象來推論,那麼回到古代是不是就能享受氣溫恰好舒適,清涼的夏日之詩了呢?

關於這個問題,歷史作家謝金魚在有聲內容《金魚滿唐:大唐人文歷史12講》中打趣地分享,自己在大學時期曾經認真考慮過,如果能穿越回唐代的長安,絕對馬上點頭說好。

「但是,」她接著說道:「這幾年知道的變多了,也越來越不想回去了。」

有一種熱,叫做詩佛也覺得熱

謝金魚提到,其實按照自然史學者考證,發現隋唐時代並沒有想像中涼爽,反而是溫暖的氣候提供了良好的農業種植條件,並相對的帶來難以忍受的高溫。

作為隋唐帝國首都的長安城,因為地勢緣故,每年夏天都讓聚集在城北的達官貴人們痛苦至極;尤其是極盛時期,近百萬的居住人口,讓整個城市顯得擁擠悶熱。

例如,王維曾寫詩替來自江南的官員,抒發他熱到懷疑人生的心情:「長安客舍熱如煮,無個茗糜難禦暑。」大意是說,長安的旅館熱到跟會把人煮熟一樣,更難受的是還沒有能消暑的茶粥可以喝。

而王維本人呢?身為詩佛,他的抗暑方式則是用意志力。據說王維會閉眼觀想,想像自己在江海間徜徉。不過,到了中年之後,每至夏天,他便常常選擇待在他的輞川別業裡,這邊是既有山又有水,還有森林的別墅,心靜自然涼起來也容易上許多。

世界最早的「綠建築」,只有皇帝住得起

酷暑是一視同仁的,不會過問你是官員或百姓,這一點,當然連皇帝都不例外。但是貴為天子,唐玄宗有的是方法來避暑,而且做起來簡單又粗暴,那就是蓋一座「涼殿」。

根據記載,這座涼殿建得很高,並且引水到屋頂,再讓水順著屋頂向下流,形成出圍繞建築的水簾;此外,有部分的水也引入室內,讓水力帶動皇帝座位後方的水車。厲害的是,水車周圍有堆疊成山形的冰塊,當水車高速轉動時,就會吹起涼爽的風了。

事實上,這個裝置就和時下流行的水冷氣是相同概念,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被拿來實際運用了。若是刻意不看所費不貲這個缺點,唐玄宗根本可說是環保綠建築的一大先驅呢!

知道了這些故事,相信你會發現,古代儘管沒有想像中美好,卻也不比印象中來得落後。畢竟,人類都是渴望讓自己過得更舒適、更追求樂趣的,就如同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廣告台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在唐代,有許多超乎你想像人文生活一一出現。而關於這些故事,且讓謝金魚在《金魚滿唐:大唐人文歷史12講》跟你說明白!

●點擊前往聆聽或閱讀更多:《金魚滿唐:大唐人文歷史12講》

一刻鯨選 唐朝 消暑 國立故宮博物院 歷史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