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莊子與尼采的孤獨星球:理想人物所具備的形象內涵

琅琅悅讀 臺灣商務印書館
圖/Shutterstock

人類經常活在社會價值的各種條條框框中,甚至被迫放棄自我,陷入迷惘。哲學大師陳鼓應在對時代的感悟中,體認到尼采、老莊及受二者影響的哲學家之人生哲學,其開闊的思想、強烈的責任感、努力不懈的精神,或許能令時人有所啟發。(編按)

文/陳鼓應

人物形象的塑造:莊子的「至人」和尼采的「超人」

莊子和尼采在各自的作品中,都塑造了自己的理想人物形象。莊子所塑造的理想人物是「至人」,而尼采所塑造的理想人物是「超人」,雖然莊子的「至人」和尼采的「超人」都是理想人物,但他們是出於不同的文化傳統和歷史背景,因此具有截然不同的內涵。

莊子的哲學要在追求人的精神自由,他深切地感到,人們本來是嚮往自由的,可是他們又經常陷在人為的和自為的種種束縛之中。一方面,人們受著各種人為的、外在的規範的層層裹罩;另一方面,人們自己也自覺或不自覺地投身到追逐功名利祿的圈套之中,以至自限自小。這樣,便造成了人與外界的扞格、主體與客體交通的阻塞,而形成了自我封閉系統,縮限了自我精神的自由活動。

因此,莊子運用文學的想像力,塑造他的理想人物―― 「至人」、「神人」,藉以衝破束縛人們的重重羅網,打通人與外在世界的隔離,使人與外界交感融合。所謂「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乃是要人從社會市場價值網中超脫出來;所謂「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變」,莊子所理想的人物,其精神活動是無限開放的,與宇宙萬物融合一體的。

從哲學觀點來看,莊子是從同質的概念去看待人與外物的關係的。《大宗師》上說「通天下一氣耳」,而人的生死,也是氣的聚散(「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這就是說,人與天地萬物的源質是相同的,從這概念出發,莊子認為人與外物、主體和客體的關係不是對立的、隔離的,而是一體的、合一的。莊子以藝術的心態,把人的主觀情意投射到外物中去,使人和外物交感融合;以美學的感受,把主體的美感經驗投射入外物中,將外在的物象主體化,從而使對立的主體和客體關係變成和諧的、交融的關係,從而也開闊了人的精神自由活動的領域。

然而,尼采理想中的「超人」,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意涵。尼采所講的「超人」,就人本身來說,是要人發揮自己的潛在力量,不斷地超越自己。就世界觀來說,他深感基督教文化病弱人生,鄙視肉體,走向唯靈論。尼采主要是針對基督教的這種世界觀、人生觀,而提出他的超人哲學,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序言中,他對「超人」的意義有非常明確的敘說,主要表達了兩個意思:

一、「超人」是要「超越自身的某種東西」,要發揮自己的無限潛能,來提升自我。

二、「超人就是大地的意義」。

書名:《尼采思想漫遊【尼采誕辰180週年紀念版】》 作者:陳鼓應 出版社:臺...

這是尼采世界觀的一個表達——認為只有一個世界,就是這個大地。尼采認為,西方傳統哲學,從柏拉圖開始就是兩個世界之說,即把世界分為現象世界和理念世界;到了基督教,則將世界分為今生世界和來生世界、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

尼采批評柏拉圖把我們真實世界看成是假象,而把一個虛構的世界當作是真實的世界;基督教更是遁離現實世界,去構幻一個來生的世界。

因此,尼采在這裡很明白地批評那些相信來生世界的人,說他們是人生的誣蔑者,是對大地的不敬。尼采肯定「大地的意義」,就是肯定這個世界,肯定人間世,批判來生論,也就是說,尼采既反對柏拉圖的傳統哲學和柏拉圖以來的西方傳統世界觀,也反對基督教的兩個世界之說。尼采的這個思想,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表現得很突出。

尼采在〈來生論者〉一章中說:「別再埋頭於天上事物之沙灘中,自由地昂起頭來,給大地開創意義吧!」他批評基督教的來生論者說:「病入與垂死者,他們蔑視肉體和大地,而發明天國和贖罪的血滴。但,即使這甘甜而陰鬱的鴆毒,也還是取自於肉體和大地!」

〈肉體的蔑視者〉這一章,尼采抨擊基督教蔑視肉體,「怨恨生命和大地」。在〈高尚的人〉這章中,尼采攻擊了基督教「精神的懺悔者」是「無意志的人」。他說,這些精神的懺悔者「應當像牛一樣,他的幸福應當有泥土的氣息,而不是對大地的輕蔑。」在〈快樂與熱情〉一章中,他呼籲建立「地上的道德」,否定所謂善是「上帝的法條」,引導人遁入另一個世界。

在〈贈予的道德〉這一章中,尼采呼喚人們拋棄天國的幻想,忠實於大地,用自己的道德的力量和知識來提升自己,做一個「超人」。他呼喚著:

兄弟們,用你們的道德的力量,忠實於大地吧! 讓你們的贈予之愛和你們的知識為大地的意義服務吧!

別讓道德從大地飛開……

你把那些將迷失了的道德帶回大地上吧!──是呀,回到肉體與人生:使它給大地以意義,一個人類的意義!

……

兄弟們,讓你們的道德為大地的意義服務吧! 讓一切事物的價值由你們重新估定吧! 因此,你們當成為鬥士! 因此你們當成為創造者!

肉體以知識淨化自己;肉體用知識提升自己。

千條路徑沒有人走過;千種健康和生命的隱蔽之島,還沒有人到過。人與人的大地仍是無盡藏而未曾開發。

真的,這大地將有一天成為一個療病的場所! 一種新的氣息圍繞著它 ── 一種救活的氣氛,與一種新的希望!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尼采說「超人」是「大地的意義」,這是要人們成為一個大地的開創者和開拓者,成為一個新價值的估定者。

●本文摘自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之《尼采思想漫遊【尼采誕辰180週年紀念版】》。

臺灣商務印書館

1897年於上海成立,由出身印刷業的夏瑞芳等四位先生創辦,原意只做印刷...

臺灣商務印書館 哲學 社會人文 書摘 出版風向球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