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震頻繁,當時十四世紀的人們如何在天災人禍中倖存?

琅琅悅讀 臺灣商務印書館
圖/unsplash

1348年,伊斯蘭與西歐世界的醫學家以當時的知識觀,探究各地災害成因,災害於各地相互牽連,撼動經濟,更加速推翻政權的叛亂。在氣候與社會連動的歷史動力下,得以開拓跨學科合作,深入探討從氣候變遷到人類情感等各類議題。(編按)

文/千葉敏之

▋地震與蝗害

除了上述災害外,這個時期必須注意的自然災害,還有地震與蝗害。

蘇尤蒂(Jalal al-Din al-Suyuti,一五〇五年歿)的著作《地震之書》(Kashf al-salsala 'an wasf al- zalzala)是該地區地震史的基本史料。他曾在一四八一年的埃及親身體驗過地震,因此對地震展開具體而多面向的考察,並將注意力延伸到伊斯蘭教成立前,寫成本書。

這位博聞強記的學者,認為唯一真神阿拉才是發動地震的根源,把地震解釋為真主對聖法(即伊斯蘭教法Shari'a)明文禁止———賺取利息致富、說謊、賣春等行為的「警告」,或是「末日預兆」。蘇尤蒂在書中花了很大篇幅,仔細描寫一三〇三年八月八日侵襲埃及與敘利亞的大地震。

拜巴爾·曼速利(Baybars al- Mansuri,一三二五年歿)是馬木路克政權的高級軍官,也是撰寫編年史的「學者馬木路克」,他對自己身歷其境的這場地震有以下的描寫:

早晨,開羅與福斯塔特、埃及全境發生大地震,特別是亞歷山大港一帶,規模極大。牆垮、山 崩、建築倒塌、岩石碎裂、地底噴出水泉,大地激烈搖晃著地表,居民與住屋隨波起伏,牆壁與石柱倒成一片。

尖叫聲此起彼落,婦女們裸身衝到路上。(中略)亞歷山大港和〔尼羅河三 角洲的〕加爾比亞一帶影響甚巨。

在這個港(亞歷山大港),震動摧毀許多高塔和城牆,港灣 的大部分地區受到直接侵襲,海水溢上陸地。大水發出轟鳴前進,浸濕了縮絨工人的布,擊壞 船夫的小船,打斷法蘭克人的船錨,把一切悉數沖向城牆或深淵。

港口有人目擊到海況狂暴、 燈塔毀損、宣禮塔和城牆崩塌、牆上碎石剝落、樓房高柱塌下,人們倉惶亂跑,從錫德拉門 (Sidra Gate)逃出城外。

這是地中海第一大貿易港被海嘯侵襲的珍貴紀錄。紀錄後段還詳述開羅的牛奶商人因店鋪倒塌被埋在瓦礫下三天三夜,靠著飲用幸運沒破的壺中牛奶維生,在意識清楚的狀態下被救出。敘利亞受害程度雖然較小,但像內陸城市哈瑪(Hama)也有部分城牆崩落。對敘利亞打擊較大的是一三四四年一月發生在敘利亞北部的地震。當時阿勒坡的大清真寺出現龜裂現象,阿勒坡的城塔也崩塌。

依據史料,可以確定以阿拉伯板塊與非洲板塊之間的死海轉形斷層上眾多的活斷層帶為中心,敘利亞自一○三三年到一四五八年,整整四百二十五年之間約發生過五十次有感地震。一一三八年占賈(Ganja,位於現今亞塞拜然)與阿勒坡的大地震更帶來了巨大深刻的災難,紀錄顯示因該場地震犧牲的人數高達二十三萬人。

此外,一一一四年、一一五七年、一一七○年、一二○二年、一二六九年、一二九三年也發生過強烈地震。總之,中世紀的十二至十三世紀是敘利亞大地震的頻發期。十四世紀留下紀錄的有感地震次數只有十三世紀的一半,從對社會的影響面來看,可以說十四世紀不太值得特別注意。

書名:《歷史的轉換期5:1348年.氣候不順與生存危機》 作者:千葉敏之 編 ...

至於蝗害,直到現在,被阿拉伯人稱為「加拉德」(al-jarad)的沙漠蝗蟲(Desert locust)仍是該地區的害蟲。在雨水不足導致地表乾燥等因素下,蝗蟲的數量經過幾世代繁殖而密度過高,從 不遷移的散居型變成群居遷徙的型態,這時數量龐大的蝗蟲群就會順風飛行(飛蝗),有時會吃光整片土地上的多種植物,造成農作物巨大損失。

根據拉斐爾的觀察,在氣候漸趨濕潤的十四世紀,蝗害發生次數比起十二、十三世紀雖有減少的傾向,但我們不能忽略在進入一三四○年代後,一三四二年(春天在敘利亞和埃及造成小災害,夏天在伊拉克和伊朗造成大災害)、一三四六年初夏(敘利亞)、一三四七年夏(貝卡谷地)又出現短期的飛蝗災情。也就是說,在鼠疫大流行之前,西亞也正逢蝗害的短期好發期。居民的營養狀態是瘟疫橫行的其中一個前提,考量其關連性,蝗害這種自然災害實在不可忽視。

●本文摘自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之《歷史的轉換期5:1348年.氣候不順與生存危機》

臺灣商務印書館

1897年於上海成立,由出身印刷業的夏瑞芳等四位先生創辦,原意只做印刷...

臺灣商務印書館 社會人文 地震 歷史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