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再見,再見書店/「最小單位的空間,是書店主人的唯一武器」:專訪三餘書店負責人鍾尚樺、店長盧宥臻

琅琅悅讀 光怪
三餘書店一景。攝影/陳彥君。三餘書店提供。

關於「書店再見,再見書店」

據調查,全台實體書店在近年呈增長趨勢,那與人們從新聞中得到的「書店倒閉潮」印象大異其趣。在琅琅專題「書店再見,再見書店」,我們將走訪南北兩地具代表性獨立書店,共同探討書店逆勢增加的原因、他們的自我價值認同和生存之道。

「實體書店帶給這個社會最稀缺的文化服務,是電商無法提供的。」

過去十年當中,高雄梓官區的蚵仔寮漁港有幾個二月份特別熱鬧,外縣市年輕人爭相湧入蚵寮沙灘,感受在海風夕陽中欣賞樂團表演的風情。「蚵寮漁村小搖滾」創立已逾十年,儘管並非年年舉辦,但相較體量龐大的大港開唱,它或許更貼近愛好獨立音樂的小青年心目中的聖地。

迄今蚵寮小搖滾共舉辦四屆,活動天數也逐屆延長。2022年,音樂節更邀集30組獨立樂團,吸引到過萬歌迷參與。不過,再盛大的狂歡終要落幕。扣掉活動期,剩下三百來天如何維持能量?這是所有從事地方創生的工作者的焦慮。

三餘書店負責人鍾尚樺的意見是:開間書店吧。

三餘書店位於高雄市新興區,被稱為該市第一間獨立書店,它也是觀光客口耳相傳必訪的藝文景點。三餘的藏書以文學、社會科學叢書為主,另有各類型獨立小誌提供販售,店內活動除議題導向的講座,也包含讀劇、詩朗誦。在地詩人任明信前期曾在此處工作,今日書店對外落地窗上不時更新的詩句,均出自其手筆。

和時下獨立書店的經營趨勢相比,三餘只差沒有咖啡座了。不過,店內取消餐飲服務也就兩年以前的事,一方面當時的三餘也和其他行業一樣承受疫情壓力,另方面也是本於品牌理念,以及觀察到「時尚店面+精品咖啡+名人講座」這套獨立書店黃金公式並非暢行無阻。

三餘書店外觀。攝影/陳彥君。三餘書店提供。

在偏鄉,書店的品牌號召力反而次要

「賣咖啡在南部不是獲利保障。」鍾尚樺說。難道當地人不愛點杯咖啡享受被書簇擁的氛圍?實際情形遠比飲料消費都要複雜。

據他的觀察,近年南臺灣獨立書店數量處持平成長,偏鄉書店的增速甚至高於城市;然而,那不能樂觀解讀為閱讀復興,而是業外人士為填補人口外移、消費習慣改變、閱讀基數流失三方夾殺下倒閉的傳統書店留下的真空。

沒有人願意待在夕陽產業,這麼做的唯一理由是從來不以營利為目的。鍾尚樺指出,受惠於開設書店的成本及門檻降低,新一批的書店主人往往另有正職,此前,他們可能沒有經營書店的知識背景及訓練,但為與特定團體(鄰里住民、業務客戶、少數族群)保持對話,或協助該族群建立對外交流管道而成立空間。如蚵寮的簡餐廳「海邊的格瓦拉」,店內便陳列三餘書店共同精選的海洋文化相關書籍。

他有個妙喻——在南部想開獨立書店,就得效仿政治人物勤跑紅白場的精神。政治人物真的關心別人家裡狀況嗎?恐怕未必,但露個臉能讓大家知道有你這號人物存在。「刷存在感」,抓緊與地方人士的互動,積極介入當地事務甚至商業運作,是南臺灣獨立書店的生存之道。「地方在乎人的能量多於書的能量。」鍾尚樺認為,城市對書的理解是形而上的,期待各類型的主題書店為地區造就豐富多元的文化,偏鄉對書卻沒有幻想,住民可能對知識份子有好感,前提是知識份子能協助改造社區,具備解決問題的專業。

特殊的展店模式

嚴格而言,這些新興的書店的功能更貼近社區活動中心。文化部於2020年開辦的「走讀臺灣」,即是看中這股潛伏在民間的能量,進而通過獎助金鼓勵書店整合地方文化脈絡與書本知識,推動課程、講座、導覽行程。理想上,主題走讀路徑有助於人們與地方建立關係,發掘觀光潛能,但過分仰賴政府資源挹注,卻也為此類型活動帶來隱憂——畢竟多數書店主人是無法單靠書本利潤支撐一間店面,才投身其他業務,況且,文化部的計畫並非人人有獎。

鑒於獎助金之於實體書店經營並非長久之計,三餘書店決定善用既有的品牌力,發展出一套另類的展店模式,那也令體質上應該被歸類為城市型書店的三餘,在大高雄地區的地方創生工作中也扮演著積極角色。

三餘書店的店長盧宥臻表示,她近期除了書店業務,也開始接觸到外部單位。該套展店模式可分為兩種型態,第一種是通過駐點、快閃店、書展策畫等議題延伸策略,親身或轉介其他獨立書店與理念契合的公部門或企業合作(合作案例有in89駁二電影院『in books'』、大寮舊振南『食光樹屋』、高雄電影館『雄影書屋』),第二種則是支援偏鄉發展,服務想在地方開書店,或在既有的事業體新增閱讀空間的人們(『海邊的格瓦拉』即屬此例)。後一種型態除按對象的文化內容入手策畫,三餘的協作項目還包括提供書籍進貨來源、行銷宣傳,如有獲得利潤亦以維持空間營運為優先。

三餘書店一景。攝影/陳彥君。三餘書店提供。

就這層意義上,三餘書店的業務也包括地方創生,對象是整個大高雄地區。現在的獨立書店很「草根」——這是三餘在普遍接觸各地獨立書店後的感想心得,但他們也疑問,是政策讓書店傾心於此,還是政府的資源助長了原本就因獲利問題而不得不如此的書店加速蔓生?

折扣戰並非罪魁禍首,書店轉型策展單位其來有自

國內實體書店的增長神話,是建立在成立書店幾無門檻(據信,僅須本金二十萬元),以及各種補助、專案制度補貼的基礎上;易言之,並不意味藏書量、樓地板面積、從業人員的增加。這也是為什麼大型連鎖書店關閉旗下指標性營業據點,總會引起一片譁然:一間龐大的誠品書店倒下,其書本庫存是再增加一百間獨立書店也無法彌補的。

當鋪貨通路減少,出版社也必須縮減發行量,選擇優先供應(以及給更低的進價)予電商。相較輿論往往譴責電商折扣戰是產業惡化的元凶,問題癥結點可能在進價——電商談判到的進書價格,一般低於實體書店所能談得的金額的兩成,如果前者憑藉通路優勢欺人都該遭受批判,那麼不願意給書店更多折扣空間,讓書店一同參與競爭的出版社也是禍首。2023年4月份,十四家出版社連署要求就圖書折扣秩序進行立法,或也是終於意識到折扣戰無助業績回穩。但亡羊補牢能否扭轉消費者搶折扣的習慣,仍是未知數。

在鍾尚樺眼中,促使人們一次性大量採購書籍的折扣戰喚起的是種消費快感,卻也招致日後買書欲望銳減,因為手邊的書根本看不完。當消費者對折扣麻痺,無力提供其他誘因及服務的電商便只能爭送達效率,並走向更極端的削價競爭,而生存空間受到壓縮的實體書店,也只有擴大業務以因應,開發純粹消費外的體驗以免遭市場淘汰。

「實體書店被詬病是拿補助金辦活動的單位有其脈絡,但那也是書店之於現代社會仍舊不可或缺的原因,他們帶給這個社會最稀缺的文化服務,也是電商無法提供的。」人們可能出於回饋場地用心,或偶然翻閱到中意的內容而買下一本書,但這些情形在實體書店消失後將不復存在。一旦提供文化服務的場所減少,失去親近藝文的慣性,平日買書的人自然也會再減少,出版社只能回頭盼望電商年度折扣——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惡性循環。

書店不能只當出版業最末端

「一間營業中的書店就有它的意義存在。」盧宥臻說。三餘書店主張最小單位的空間,是書店主人的唯一武器,提倡業者必須重新思考自身定位——是回傳第一線消費資訊,苦苦博取垂青的出版業最末端,還是成為文化產業的櫥窗。如果是後者,那在賣出書籍之前,書店必須思考自身能為一座城市帶來什麼樣的文化體驗。

創新書市岡山場執行單位「剛好販賣所」提供。

三餘書店曾主辦首屆文化部串連創新書市「讀冊雄hó踅 等你來+1」,該活動有別於此前文化部針對個別書店所採取的實驗性方案進行補助,是目的性更明確的行銷指導棋。

這段論述也許違背直覺,但獨立書店能否帶動銷售或許已經無關宏旨。這是因為全台加總起來的營業額相對整體圖書產業依然微乎其微,「我們從來不是以銷售成績和社會大眾溝通的。」鍾尚樺開玩笑道,如果民眾真心在乎獨立書店的銷量,那麼根本不會有一家書店遭遇存在危機。遺憾的是——說來諷刺,民眾更欣賞書店經營者的態度、涵養、舉辦的活動品質及社會參與能力。那才是獨立書店之於消費者的價值所在。

「一家品牌的存續,不全然是經營模式出問題,主因是城市歡不歡迎你。」他說:「這也是我經常和開書店的朋友談的話題:你覺得你真的被城市需要嗎?

攝影/三餘書店店員郭亮妤

與書店串連獎勵發生在同一年(2023)的文化幣成年禮金政策,則顯示政府推動文化動能向下紮根的策略,旨在鼓勵書店與年輕人互動。鍾尚樺認為,該政策路線在接下來幾年將持續延展。

「你問我書店未來會是什麼樣子,我不可能知道。」

鍾尚樺觀察科幻電影、小說,發現書店往往在故事中缺席。換句話說,就算是最富創造力的作家導演,都難以想像書店在技術進步的超未來仍享有一席之地。也許社區營造是獨立書店當前的活路,也許在那樣的基礎上,文化部再推出串連市集獎勵是錦上添花,但如果絕大多數的書店主人都處於青黃不接的邊緣掙扎,那取得補助經費的幸運兒上哪去找體質健全的書店串連呢?文化部兩項重大文化政策的後續效應,恐怕也需要更多時間觀察。

書店再見,再見書店

據調查,全台實體書店在近年呈增長趨勢,那與人們從新聞中得到的「書店倒閉...

琅琅專題 書店再見,再見書店 三餘書店 獨立書店 閱讀專題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