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讀大學?能賺錢的科系才值得念?─讀大學應為追求真理

琅琅悅讀 天下雜誌出版
圖/Pexels

本書來自耶魯大學最熱門的人生探索課─沃弗教授,曾任白宮宗教顧問,為美國當代公共領域最受推崇的學者之一。作者從世界上主要宗教思想、追求真理的人物,以及現代生活實例擷取智慧,引領讀者培養實用的思考工具。

耶魯學生形容,這堂課改變了自己的生活。迴響跨越年齡、職業、宗教,從大眾、各領域名人,到75歲的讀者,都希望透由向內檢視,擁有應對重大難題的能力,有效回應與改變。(編按)

文/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李清志

因為少子化的影響,國內大學正面臨極大的考驗,許多大學陷入招生不足的窘境,也有許多後段班的大學不得不走上退場的命運。

大學入學逐漸成為買方市場,幾乎沒有學生會沒有學校唸,而學校方面也想盡辦法要增加報到率;那些就業市場需求大的學系(電機資訊類)基本上招生並不是問題;但是就業市場比較小的學科(文史哲類別),就常常找不到學生。

有些政客甚至認為那些畢業找不到工作的科系應該裁撤,沒有存在的價值!這樣的思維就是把大學當成職業訓練所,忘記了大學教育更遠大的目標。

哈佛大學是世界上頂尖的大學,它校徽上的字「Veritas」,在拉丁文即「真理」的意思,強調大學教育不是為了培養學生成為會賺錢的人,而是教導學生追求人生的真理。

京都同志社大學是京都最早的基督教大學,也是京都最美的大學校園,當年創辦人新島襄在幕末混亂的時代創立同志社大學,希望為當時黑暗不安的日本社會,帶來正向光明的力量,他期望同志社畢業的學生,都能成為日本的「良心」。

大學教育原本就是要思考人生的意義,但是台灣社會早已被拜金主義所綑綁,人們只問大學讀什麼科系可以賺到更多錢,而不去思考人生最基本的問題。

《耶魯大學的人生思辨課》一書三位作者,在耶魯大學開設了一門「值得活的人生」課程,探討人生的大哉問,什麼是豐盛的人生?哪一種人生值得投入?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麼?這門課成為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人生探索課程,不同學院科系的學生們,紛紛前來修課,和教授們一起討論人生中最重要的問題。

這本書中提到兩位建築師,特別引起我的注意,一位是希特勒的御用建築師史佩爾(Abert Speer),一位是敘利亞籍建築師哈菲茲(Mohamad Hafez)。當一位建築師最大的願望就是遇到一位有權有勢的業主,可以讓你大展身手,設計創造千古留名的建築作品,建築師史佩爾在年輕時就遇見這樣的大好機會,可以替希特勒設計規模龐大的建築,這樣的誘惑很少有建築師可以拒絕,史佩爾當然也不例外,他為希特勒設計了許多作品,包括集中營等邪惡的建築,成為一位歷史上惡名昭彰的建築師。

建築師哈菲茲出生於敘利亞,在美國受教育,畢業後受僱於一家頂尖建築師事務所,為大企業設計大型建案,一帆風順、功成名就。但是隨著敘利亞內戰的越發激烈,許多敘利亞人逃離家鄉,住進國際難民營裡,哈菲茲有一天去難民營,探望同是建築師的姐夫,讓他的人生有了極大的轉變,他看清了人生的脆弱與無常,也覺悟到他現在所擁有的人生,看似一種祝福,同時也是一種責任與任務。

書名:《耶魯大學的人生思辨課:對理所當然的人生提出大哉問,建立深度自我對話習慣,...

他發現人生不能用成功的事業來下定論,他必須做一些對別人有意義且有益的事,於是開始運用藝術創作、演講等,以吸引人關注敘利亞的苦難,讓更多同胞可以獲得幫助。

兩個建築師同樣是追求人生的成就與榮耀,但是哈菲茲有機會去思考人生的大哉問:「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麼?」「哪一種人生值得投入?」所以他的人生得以轉變,成為不一樣的建築師。

這樣的人生思考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在大學期間,甚至在進入大學之前,都應該問自己這樣的問題。可惜我們的教育並沒有讓年輕人有思考人生的機會,只是催逼學生努力用功考試;考上大學後,也沒有教導學生追求人生的真理,只是一味地鼓勵學生鑽營可以升官發財的門路,所以很多人到中年退休後,才發現自己的人生是一場虛空,非常可惜,也很可憐。

好希望我們的大學也能有「值得活的人生」這樣的課程,因此特別推薦大學生來閱讀這本書,在人生準備起跑時,可以擁有正確的人生目標;同時也鼓勵不同世代的人都來閱讀這本書,不管是在什麼年齡,什麼地位處境,都要持續地追問自己:「要為那最重要的事而活。」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之《耶魯大學的人生思辨課:對理所當然的人生提出大哉問,建立深度自我對話習慣,找到應對生死、成敗、磨難、價值等難題的內在嚮導》

天下雜誌出版

For Better Ideas and Practice 閱讀,讓...

天下雜誌 社會人文 大學生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