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低潮無力整理家務?擺脫「無動力」狀態,從自我對話開始
文/KC.戴維斯
對自己好的自我對話:雜亂就是雜亂,沒什麼更深的意涵
請記住,由於日常照顧工作不具道德評判,所以混亂沒有內在的意義。當你看著那堆在水槽裡的碗盤想,「我太失敗了」,這個訊息並非來自碗盤本身。碗盤不會思考、也不會評判。碗盤不能自行創造意義——只有人才會。
事實上,賦予日常照顧工作的意義可能是別人給的——花點時間想想可能是誰。你的母親?父親?伴侶?祖父母?關於家庭清潔任務及其背後的意義,你接收到了哪些訊息?這些想法從何而來?
我最近看到有人在社群媒體上寫道:「我的奶奶曾經對我說,我們可能很窮,但我們會很乾淨。她會清潔我們那間小房子,直到它發亮為止。」我知道,當邊緣化社區面臨種族主義或階級歧視時,高標準的整潔程度可能成為一個家庭在面對懶惰、愚蠢或骯髒等羞辱性的刻板印象時,重新確立自身尊嚴的一種方式。充滿關愛的家庭可能會堅持家裡或孩子的衣服必須一塵不染——這不是出於優越感,而是一種防止被人歧視的方式。
你的家人或社區關於日常照顧工作對你所傳達的訊息,背後可能還有其他複雜的原因。因此,你需要時間來思考、尊重、傷感和處理這些訊息的來源;你最終會決定這些訊息對你不再有用,並賦予混亂一個新的意義。
在你覺得自己進度落後的日子裡,開始留意你是如何對自己說話的。你可以建立世界上最好的系統,但如果你在跟不上進度的日子裡仍然厭惡自己,再好的系統也不會改變你的生活。我們的許多痛苦不是來自沒折好的衣物,而是來自我們給自己的訊息——懶惰、早知道你是這樣、你不值得被愛。你不需要擅長照顧工作也能學習如何發展富同情心的自我對話。無論你在日常照顧工作方面做得好或壞,你都應該得到善意和愛。
你也可以回想當你「成功」完成日常照顧工作時,你會對自己說什麼。當你的家很乾淨,而且衣物都折疊好時,你感覺很好嗎?問問自己為什麼。感受擁有實用空間的樂趣是一回事(更容易找到我的東西;我不會被玩具絆倒;當房間不凌亂時,我的孩子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我有空間來做我喜歡的事),達到道德標準的滿足感則是另一回事(我已經夠好了;我今天是個好媽媽;我正在滿足他人的期待;我是一個「真正的」大人)。當你的房子乾淨時,你對自己說的話會助長你在房子髒亂時對自己說的話。如果房子乾淨時,你是好的;那麼,當它不乾淨時,你一定是壞的。
好消息是,你可以選擇賦予你堆積如山的髒衣服一個完全不同的意義。與其想「我永遠跟不上」,不如對自己說:「我很感激有這麼多衣服。」當你看到一個髒亂的廚房時,你內心的聲音可能會說,「我真是一團糟」,但挑戰自己,想想它可能還意味著什麼。「我連續三個晚上為家人做晚餐」是一個正確的陳述。如果照顧工作不具道德意義,那麼,三週沒有洗澡或梳頭並不意味著「我很噁心」,而只是意味著「我現在很低潮」。
讓我告訴你我家的凌亂代表什麼,這意味著——我還活著。髒碗盤,意味著我已經吃飽了;我喜愛的物品散落四處,意味著我有創造力;零散的玩具和亂七八糟的空間,意味著我是一個有趣的媽媽;走廊裡堆放的盒子,意味著我夠貼心幫大家訂購了我們需要的東西;散落一地的衣服,意味著我有一整天滿滿的行程。
偶爾的凌亂,意味著我正在憂鬱或壓力之中掙扎。但這並不是一種失德——我一直沒拿回廚房的那個發霉的咖啡杯也不是。
不要說⋯⋯試著說:● 家務事➡日常照顧工作
(╳)家務事是義務。
(○)日常照顧工作是善待自己。
● 清潔➡重置空間
(╳)清潔是無止境的。
(○)重置空間是有目標的。
● 這裡太亂了!➡這個空間已經到達使用極限
(╳)這裡太亂了,感覺就像失敗一樣。
(○)這個空間已經到達使用極限,在道德上是中立的。
● 差不多夠好就好了➡夠好就是完美
(╳) 「差不多夠好就好了」聽起來像屈就於更少。
(○)「夠好就是完美」意味著設定界限和合理的期望。
●本文摘自大好書屋/日月文化出版之《低潮整理術:走出情緒低谷和雜亂生活,過得安心又清爽的41個自我照顧練習》。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