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僅僅是當下——寵物罹癌教我們的人生功課
文/陳玉敏(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
約莫二十年前,我到布拉格參加「人與動物互動關係組織」(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Hunam-Animal Interaction Organizations,簡稱IAHAIO)大會。這個由世界各國相關團體於一九九〇年所組成的組織,致力「促進人們了解與尊重人與動物的互動關係」。此組織是基於不論任何學科、面向的相關研究,都指向人與動物的和諧互動,對人類、動物和環境有莫大益處。
大會邀請來自世界各國投入各領域「人與動物互動」研究者前來分享,其中一位女大學生的分享十分有趣。她因失戀而痛苦,開始注意身旁同樣經歷失戀的同學,如何能「快速」從情傷中「恢復」。有個現象引起她的好奇,她發現相同年齡與性別的同儕裡,在同樣面對情傷時,若當事者有養貓狗等同伴動物,似乎較能盡早揮別情傷的痛苦,因此她以「失戀情傷」為主題,進行「人與動物互動」的療癒研究。
我在臺下十分被觸動,心裡想:是啊!這是可以肯定的事吧!我們愛的人不論基於何種原因決定要離開我們,而我們因為被拋棄的痛苦、孤單感到悲傷時,若有一雙深情款款的眼睛凝視著我們,不論那雙眼睛是不是想說:「主人,給我好吃的吧!帶我出去玩吧!」至少牠都不會在我們對牠傾訴:「小乖,為什麼他不要我了,為什麼他會這樣……」如此的悲傷情緒時,回答我們:「因為你脾氣很壞啊!你公主(王子)病那麼嚴重,誰會喜歡你啊!」牠們非但不評斷,甚至會伸出舌頭來舔舔我們的淚水,讓我們瞬間感到被完全接納與包容——「啊!天地之大,至少我還擁有『小乖』啊!」
返臺後,我正式投入動保組織工作,開始非常有意識地觀察身旁各種「人與動物的互動」,包括新生兒與家中的同伴動物、獨居老人與動物、失親者與動物等等,當然也注意到人們面對失去同伴動物時的各種狀態。不論何種情境,生命與生命在互動過程裡的交織與相互影響,完全可以跨越物種與語言的隔閡,且關於生命「生老病死」與別離的共通性,「非人類動物」的表現,往往可以開啟我們更寬闊的視野,引導我們更深地學習與探索。
《坐下、等等、好了:罹癌寵物教我們的人生功課》是由一位專攻同伴動物癌症醫療的腫瘤專科醫師——芮妮.阿爾薩拉夫所著,書寫她經歷過的十二位「狗病患」及其飼主的故事,其中有四位是芮妮醫師的同伴動物,甚至醫師在執業二十多年後也罹患了癌症,親身經歷癌症醫療的種種歷程,透過「動物病患」與「人類病患」二者敘事的交錯與對照,為讀者營造出一個特殊的「空間」,於此駐足凝視何謂「活在當下」、何謂「無懼生死」。
芮妮醫師說:「或許動物有值得讓我們學習的地方,牠們都活在當下,無憂無慮,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擔心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或是自己還會活多久。」在接到編輯邀約寫「推薦序」時,我甫經歷喪親之痛。在父親生命最後一段旅程裡,醫療的投注已面臨極限,生命喪失了種種生存樂趣與品質,我常在面對受病苦折磨的父親時,會不斷想著,我們當如何好好「活在當下」而能「無畏生死」。
在臺灣,動物的「安樂死」仍是個無法被好好討論與正視的議題,許多犬貓在面臨嚴重且醫療有限的病痛折磨時,因為華人社會裡傳統「好死不如賴活」的觀念,反而因此承受著毫無「動物福利」與生命品質的殘酷折磨。本書〈紐頓三部曲〉的篇章中,身為母親與獸醫師的作者,要替全家人心愛的拳師犬紐頓注射安樂死藥劑,以幫助愛犬解除沉重的痛苦,讓生命好走時,滿滿地情緒流動在家人與醫院的同事間,而動物就如平常一樣,安然地活在當下,直到藥物抑制了呼吸,心跳停止、軀體的病苦與生命終止。
我總認為,動物在許多方面其實都比人強,「活在當下」的能力便是!
謝謝動物老師們——生命僅僅是當下。
●本文摘自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之《坐下、等等、好了:罹癌寵物教我們的人生功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