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量資訊壓的喘不過氣?學習諾貝爾得獎主,問自己12道題走向成功之地!
文∕提亞戈.佛特
我們周遭充斥著豐碩的資訊,以致很難判定哪些內容值得保存。有一套具有洞見的練習方法可幫我們更輕鬆的做出取捨。這是個受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啟發的練習,我把它稱為「12道最愛的難題」(Twelve Favorite Problems)。
費曼用12道難題,在生活中滿足求知慾
眾所周知,費曼有廣泛的興趣。他在兒時就已展露工程學方面的天分,曾在父母出門辦事期間,利用一些備用零件,打造出運作良好的家用警報系統。費曼的人生多采多姿,曾於巴西的大學教授物理學,還學會拉丁打擊樂器邦哥鼓(bongo)和康加鼓(conga),還擁有搭配管弦樂團演出的實力。他更熱衷於環遊世界,探索形形色色的人類文化。
當然,費曼在理論物理學和量子力學方面,有石破天驚的發現,以及在1965年榮獲諾貝爾獎讓他家喻戶曉。他出版過多部著作,還曾在「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事件調查委員會」擔任過關鍵角色。
為何他在這麼多不同領域都能有所貢獻呢?這位同世代最受肯定的科學家怎麼有時間把生活過得如此充實又有趣呢?他曾在一次專訪中透露相關策略:
你必須持之以恆的把12個最愛的難題記在腦海裡,儘管這些難題大體上會處於一種蟄伏的狀態。每當你聽到或讀到新的研究成果、新的解題訣竅時,就可用它們來測試你的12道難題,以驗證它們是否有所助益。
只要這麼做,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一次成功,然後人們會說:「他是怎麼辦到的?他必定是個天才!」
換句話說,費曼的方法是長保一份羅列12個開放式難題的清單。而每當有新的科學發現出爐,他就會用那些難題來做檢驗,以了解新發現是否能為各難題提供新觀點。這樣的跨領域取向,使他能在似乎不相干的研究主題之間找出關聯性,同時也能持續滿足他的求知欲。
誠如詹姆斯.格雷克(James Gleick)在《費曼傳:一千年才出一個的科學鬼才》(Genius: The Life and Science of Richard Feynman)一書所言,費曼曾經從一次晚餐時發生的意外獲得物理學上的啟發:
他當時正在學生餐廳吃飯,看到有人把一個餐盤旋轉拋到空中。那是一個邊緣印有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校徽的餐盤,在它於空中轉動之際,費曼經歷了他多年以後所稱的頓悟體驗。
那個餐盤旋轉著,同時也擺動著,由於餐盤上印有校徽,費曼可以看出餐盤的旋轉和擺動並不同步。在那個時刻,或許是出自物理學家的直覺,他認為那餐盤的旋轉和擺動似乎具有關聯性。
經過在紙上反覆推敲之後,費曼發現餐盤的擺動率和旋轉率的關係是2比1,而這個巧妙的關聯,意味著有更深層的基本原則在作用。
當一位物理學導師問費曼這個洞見有何用處時,費曼回答說:「它並沒有任何重要性⋯⋯我不在乎這件事情是否至關緊要。但這不是很有趣嗎?」他總是追隨著自己的直覺和好奇心。而此事最終還是有它的重大意義。他對旋轉隱含的方程式的鑽研,為後來贏得諾貝爾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資訊。
費曼的方法,鼓勵他追隨興趣指引的方向。他提出長期存在的問題,並在閱讀、對話和日常生活中,堅持不懈的尋求解答。當他發現了解決方案,就能產生閃耀無與倫比智慧之光的成果。
找到令人著迷的問題,對人生有幫助嗎?
請想想「什麼是我始終感興趣的問題?」你可以問自己「如何使社會更公正且更平等?」這類宏大問題,或是「怎麼養成每日運動習慣?」這樣實際的問題,或者「如何與伴侶建立更親密關係?」這種人際關係問題,或「怎麼投注更多時間從事高價值工作?」此類生產力問題。
以下列舉一些學生們最愛的問題:
.如何減少過於沈迷過去並且更專注於當下?
.如何建構一個符合中程和長程目標與願景的投資策略?
.如何從盲目消費轉變成正向創造?
.如何養成早睡習慣而不在孩子就寢後追劇?
.如何使事業更符合永續經營的環保理念並持續有利可圖?
.如何克服對於承擔更多責任的恐懼?
.如何使學校提供更多資源給有特殊需求的學生?
.如何著手閱讀既有的書籍而不再添購更多新書?
.如何提高效率同時保持心情輕鬆?
.如何使醫療健保體系更能回應民眾需求?
.我能做些什麼讓健康飲食變得容易?
.如何更有信心的做出決斷?
請注意,前述問題有些是抽象的,有些則很具體;有些表達了深切的渴望,有些則展現出自發的興趣。當中有不少問題是關於如何過上更好的生活,有些則聚焦於如何在事業上獲致成功。這個練習的關鍵在於,提出不必然只有一個答案的開放式問題。你應找出世上令人疑惑,且你好奇的各種難題。
這類問題的力量在於,它們不會受時間推移影響,總是始終如一。個別問題的確切框架或許會改變,但即使我們轉換許多專案、工作、關係和職業,我們最愛的那些難題,仍傾向於歷久不變。
我建議讀者問一下家人或兒時友伴,你孩提時代對什麼特別著迷?有可能兒時的興趣仍持續激發著你成年後的想像力。這意味著,你蒐集的任何資訊可能會與你長遠的未來休戚相關。
我小時候就像數個世代以來的兒童,熱愛樂高積木。而父母注意到我玩樂高積木的方式與眾不同。我全然的著迷於用數千件、各種形狀和大小的積木,從混亂狀態中創造出秩序,而不只是費時組合與重組那些構件。我越來越熱衷一個想法,那就是,只要找出正確的分類法,最終我將能打造出自己的代表作。例如,我在喜愛的科幻電影裡看到的那種太空船。於是,我依照顏色、大小和主題分別發明了不少新穎的樂高積木組合法。
這個關於「創意如何從混亂中脫穎而出」的難題,依然驅動著今日的我。只是如今它的存在形式是組構數位資訊,而不是組合樂高積木。長年追尋這個問題的解方,使我學會了許多事情。我的目標不在於一勞永逸找出確切答案,而是以這個難題作為學習過程的「北極星」。
如何找到令你著迷的難題?
現在,請花一點時間寫下一些你自己最愛的難題。以下是我的幾項建議:
1.問一問親近的人,你兒時對什麼最著迷(通常你成年後仍會醉心於相同的事物)。
2.不必在意是否剛好有12道難題(確切的數目並不重要,但至少要試著提出一些問題)。
3.無須擔心能否擬出完美的清單(這只是第一關,而你始終會與時俱進)。
4.應把它們表述為可能有許多答案的開放式問題(而不是只有單一答案的是/否問題)。
請依據最愛難題清單,決定你要獲取的資訊。你還能在第二大腦資源指南裡找到我推薦的資訊獲取工具。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出版之《打造第二大腦:多一個數位大腦,資訊超載時代的高效能知識管理術》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