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腦不夠用?矽谷最夯的知識課──4步驟教你擴充記憶力

聯合新聞網 商業周刊出版
圖∕unsplash

文∕提亞戈.佛特

我曾是被中學老師評定為「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也曾在大學3年級因不明疾病而短期失憶、腦力退化。

但在罹病過程中,我將數百頁的病歷和醫囑轉化成數位檔案,儲存於家裡的電腦,好隨時搜尋、重新整理、加上註解和分享。就這樣成為自己健康的專案管理師,試驗他們提出的每項建議,並且導出下次回診時應檢視的一些問題,進而釐清病因,找出解決之道。

經病程磨練後,我練成一套名為「第二大腦」的數位知識管理系統——你不再須把所有細節記在大腦中,而是將最珍貴的記憶、想法與知識儲存在「第二大腦」(自建的數位知識庫,即檔案、資料夾或雲端硬碟),隨需取用。

你可以把第二大腦想成學習筆記、個人日誌和新想法速寫本的多元組合。它是多用途工具,可調適你隨歲月推移而變易的個人需求。

在學校或課堂上,它能用來做學習筆記;在職場,它可幫你建立有條有理的專案;在家中,它可以是管理家務的利器。

行事曆App可以擴充大腦記住各項活動的能力,並確保你絕不會忘記任何預定行程;智慧型手機是溝通能力的外在延伸,使你的聲音能夠飄洋過海達到收話的一方;雲端硬碟擴增大腦的記憶能力,使你能隨處取用數百億位元組的資訊。

運用數位工具將思維擴展到大腦以外,是順理成章的事,而你一旦領會了這個道理,第二大腦唾手可得。

我為建構第二大腦的過程發展出一套簡明且直覺的CODE法,有獲取(Capture)、組織(Organize)、萃取(Distill)、表達(Express)4大步驟(CODE,為4大步驟英文字母首字)。

C獲取》引發共鳴的資訊

每天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訊息等著我們消化,包括email、簡訊、各式App、網路文章、書籍、播客節目、研討會、筆記等,你或許會把速成的筆記用郵件傳給自己,或就某個構想集思廣益,或在某本書上標示重點,而這些資訊最終可能分散各處,無法相互連結。

於是,你精心發掘的洞見可能仍擱置在早已遺忘的資料夾或雲端硬碟裡。結果我們成了「資訊囤積者」,而不是游刃有餘的「資訊善用者」。

很多內容很有價值,可以讓我們變得更聰明、健康和快樂,但海量的訊息遠遠超過我們大腦所能負荷,卻反過來使我們不堪重負、焦慮不斷,無法集中注意力。

這類問題的解決之道在於,只獲取「能激發共鳴的資訊」,保存在你信任且可掌控的第二大腦,並且忽略其餘的資訊。

能激發共鳴的資訊會使你仰仗直覺。通常是最別出心裁、饒富趣味、能派得上用場的想法最有共鳴。你不必進行分析和採取決斷,也無須多想它們為何能觸動你的心弦,只須在內心尋找滿足感、求知欲、驚嘆或興奮等信號。

藉著訓練自己留意種種觸發共鳴的事物,不但可以提升寫筆記的能力,也能增進對自身和激勵自己事物的了解。

這是強化直覺的一種方式,藉此我們可以洞察直覺提供的智慧。

O組織》著眼於可操作性

獲取能激發共鳴的種種資訊後,還必須使它們有條有理。

我們可運用更輕便簡易的方法來組織數位筆記。鑑於優先要務和目標可能突然改變,我們理當避開死板、不容變通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根據當前的專案來組構數位筆記。

你應當按照效用來管理新資訊,要不斷問自己:「這是否有助於推進手上的專案?」

專注於採取行動能使大量的資訊變得極為精簡,而且運用起來極有效率。相對來說,可付諸行動且隨時都可操作的構想並不多,這意味著你可以明確過濾並忽略掉其他事情。

為實務工作而彙整各式想法會使你的思路無比清晰,因為你知道儲備的資訊都能滿足需要。你清楚它們與你的目標和要務保持一致。它們將有所貢獻,不會阻礙你發揮生產力。

D萃取》找出核心精髓

人類的心智就像熱騰騰的煎鍋,往鍋裡撒一把種子,新點子將會像爆米花一樣迸發。所有筆記會一再提醒你所知所感和對某主題的既有想法,進而成為萌生新主意的種子。有個強效的方法可以加速聯想的過程:萃取出精華。

所有想法都有其精髓,也就是有它嘗試表達的精神核心。要闡明複雜的洞見可能需要數百頁筆記和千言萬語,但我們始終有辦法言簡意賅的傳達核心訊息。

眾所周知,愛因斯坦以E= mc²這個公式總結了他革命性的物理學新理論。我們可以師從他萃取思想精華得出精湛方程式的方法,以識別和提煉文章、書籍、影片或簡報的精髓。

為什麼輕易找出筆記重點的能力如此重要?因為你不會有時間去檢視去年的讀書筆記,你需要迅速找出筆記精髓的能力。如果你已在閱讀過程中畫出重點,就可提醒自己這本書有哪些內容,而無須花上數小時重讀。

我們只須在閱讀筆記時標示出重中之重。因此每回做筆記時都要自問,「我如何使它在未來盡可能有用?」這將引導你的註解,以說明筆記的原由、想法,及確切是什麼吸引了你的注意力。

如果你無法在未來解讀筆記內容或內容過長使你望而卻步,那麼這些筆記將毫無用處。你要把自己想成不只是筆記的書寫者,更是贈與人,也就是說,你送給「未來的自己」容易發現和理解的知識禮物。

E表達》秀出你的成果

如果知識不能幫助任何人或產生成果,那又有什麼意義?不論你的目標是減重、在職場獲得升遷、開展副業,或是強化社群連結,第二大腦都可為你的行動提供奧援。

書名:《打造第二大腦》 作者:提亞戈.佛特 出版社:商業周刊出版 出版時間...

我們應創造什麼成果?取決於你個人的技能、興趣和個性。

如果你擅長分析,可以評估各種露營裝備,並列出推薦用品清單分享給親友;假如你喜好指導別人製作點心,則可錄製教學影片,然後發布於社群媒體或部落格;如果你關心公園等地方議題,則可創製一項計畫來遊說市府與議會,好爭取更多經費。

無論是評估、分享、教學、錄影、上傳網路、遊說,都是自我表達的作為。它們全都從外部來源取用素材,且均涉及與時推移、逐步完善的實質過程,而且最後都會對你關懷的人、事、物產生影響。越早展開行動,你就能盡早踏上日益精進的路程。

●本文摘自商業週刊出版之《打造第二大腦》


商業周刊出版

《商業周刊》出版部成立於2010年,引進國外重要財經著作、記錄臺灣重要...

商業周刊 商業財經 閱讀風向球 出版風向球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