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食一再破功?懂得疼惜自己,更容易成功減重!

聯合新聞網 天下雜誌出版
圖/Unsplash

文∕蕭娜.夏比洛

當我們感到羞愧時,大腦的杏仁核(記憶、決策與情緒反應中樞)會引發大量的正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分泌,使我們的壓力值升高,聚焦於眼前的「威脅」,同時抑制認知彈性。羞愧使我們陷入戰鬥、逃跑或僵住的求生反應,並因此抑制大腦學習中樞的運作。

如果我們想從錯誤中學到教訓,並且不重蹈覆轍,就需要抱持疼惜自己的心態,而不是羞辱自己的心態。

訴諸羞愧往往會導致自我破壞,而自我破壞正是我們希望避免的事。當我們在最需要善待自己的時候,拼命詆毀自己,那個被否認的自己不會消失,而是被打入我們的潛意識,然後在我們毫無防備的時候,跳出來攻擊我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雖然知道自己的缺陷或弱點,也想把事情做對,卻還是一再犯相同的錯誤。

以溜溜球型節食者為例。他們努力降低卡路里的攝取量,甚至減重成功一段時間,不過,他們的飲食控制一旦被打破(這是遲早會發生的事),往往會責備自己,失去所有的自信,然後放棄。他們心想,反正我的飲食控制已經破功,乾脆把一整桶冰淇淋吃完。

當然,那會讓他們覺得更糟:我好軟弱,我是隻豬,然後吃得更多,因為吃東西已經成為他們得到安慰,以及暫時逃避自我惡毒攻擊的一種方式。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杜克大學的心理學家利瑞(Mark Leary)與同事所進行的研究,證明自我關懷能引發人的改變。這個研究讓一群女性節食者吃一個甜甜圈,研究員對一半的參與者說,「參與這個研究的人當中,有幾個人對我說,她們對於吃甜甜圈有罪惡感,所以我希望你不要苛責自己。」研究員沒有對另一半的對照組說這些話。

結果發現,對照組的人在吃了甜甜圈之後,嚴厲責備自己(她們表示,自己覺得有很強烈的罪惡感和羞愧感),而被告知要疼惜自己的另一組人在吃了甜甜圈之後,對自己比較寬容,也沒有那麼多負面情緒。此外,當這群參與者後來參加「試吃」,有機會隨心所欲吃糖果時,她們吃的糖果比對照組更少。

當這些節食中的女性短暫破功之後,自我關懷支持她們把焦點放在保持健康飲食的目標上,而不是自我放棄,並自我放縱。

耶魯大學教授布拉特(Sidney Blatt)發現,憂鬱症大多是自我批評造成的,自我批評指的是,當我們覺得自己的表現不夠好,就苛責自己。 羞愧感不會幫助我們成長與進步,而是破壞我們對自己的信任,使我們將自己放逐到無助與自我厭惡的孤島上。長年研究人類心靈的專家布朗博士(Brené Brown)一針見血地說,「羞愧感會使我們不再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

書名:《訓練大腦,讓自己更強大》 作者:蕭娜.夏比洛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

相反的,當我們以自我關懷對待自己,會觸發催產素與腦內啡的分泌,催產素是一種愛的荷爾蒙,可以使人產生安全感與連結感,腦內啡是一種讓我們心情愉快的神經傳導物。這兩種物質加在一起,可以降低壓力,使我們感受到更多的關懷與支持。德比大學(University of Derby)的心理學家吉伯特(Paul Gilbert)指出,當我們以自我關懷對待自己,就關閉了威脅防衛系統,同時啟動了關懷系統。

雖然自我關懷很好,但對許多人來說不容易做到。我們給別人的同情心,遠比給自己的同情心來得多,如果有朋友來找我們幫忙,我們會罵他愚蠢無能嗎?當然不會。當朋友犯錯時,我們會用同情心來對他,但是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卻馬上開始批判與羞辱自己。

羞辱對我們無益,它只會傷害我們。羞辱自己就像用手去拿燒紅的炭,它只會燒傷你。所以下次當你想要批評、批判自己時,要阻止自己這麼做,就像你會阻止好朋友或一個孩子去拿燒紅的炭一樣:「別這麼做,你會受傷。」

●本文摘自 天下雜誌 出版之《訓練大腦,讓自己更強大》。


天下雜誌出版

For Better Ideas and Practice 閱讀,讓...

天下雜誌 醫療保健 減重 閱讀風向球 出版風向球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