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節別忘自我關照!台灣女性每12人就有1人,預防乳癌注意9大危險因子

琅琅悅讀 時報出版
圖/Unsplash

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年報中顯示,女性惡性腫瘤發生率排名第1位的是乳癌,而且已經多年連續蟬聯女性惡性腫瘤發生率首位。一般女性25歲以上,即有可能步入乳癌發生的年齡,臺灣乳癌發生的高峰期為45至69歲,平均比歐美早了大約10歲。杜世興教授行醫30多年來治療過無數的患者,不只是讓病患免於疾病折磨,同時也讓背後的家庭得以安心生活。撰寫此書除了希望能讓患病者有一書在手,能快速查詢自身的狀況,免於因徬徨無助而引來的恐懼心理,也希望能讓更多女性有機會能了解這個與切身相關的疾病。(編按)

文/杜世興

台灣乳癌現況——每1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

衛生署在民國90 年公布的資料,當時台灣地區每年乳癌新生個案約5,000 例,而且發生率逐年在上升,民國 111 年最新公布資料顯示民國 108 年新發生乳癌個案已高達 17,766 例(其中原位乳癌2,857例,佔16%),雖然台灣的發生率不如歐美,乳癌在台灣卻仍然是女性癌症發生的首位,而且有逐年成長的趨勢,每年大約5%的新增數量。國人由於生活型態、飲食習慣西化,近年來台灣乳癌發生率急遽上升,發生率高峰落在 45~69 歲婦女。最新年報早期乳癌(0、I、Ⅱ期)佔 80%、Ⅲ期佔 8.6%、Ⅳ期佔 3.4%。

近期台灣新生乳癌中約16%是原位乳癌(零期乳癌),84%則是會威脅生命健康的侵襲性乳癌。美國零期原位癌大約佔乳癌新生個案20%。所以台灣0~I期早期乳癌發現率遠低於美國,原因主要為國內乳癌篩檢率太低導致較少早期發現乳癌,顯示台灣婦女應重視乳癌的篩檢,才能有效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妥善應用政府免費提供45~69歲乳房X光攝影檢查,使乳癌無所遁形,不僅是醫師的職責也是身為女性的妳應該認識的課題。根據統計美國女性終其一生每8人就有1人罹患乳癌,國內女性則每12人中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讓女性朋友不得不正視此健康問題

Q 乳癌通常會在什麼年齡層的女性身上發生?

A 25歲以上女性乳房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就慢慢增加。

在許多女性的觀念中,常覺得自己生活作息正常、家族中無乳癌病史、也有在做運動,應該不會得乳癌,所以沒有做乳房檢查的必要。但是事實上,女性在乳房完全發育之後,就常見乳房問題;年輕女性比較常見的是良性纖維腺瘤、纖維囊腫變化,但惡性腫瘤較少,25歲以上的女性產生乳房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就慢慢增加。一般來說,20歲以上的女性,如果沒有特殊的症狀,每1至2年找專科醫師做一次乳房檢查即可。

40~69歲是乳癌的常見年齡,所以這個年紀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乳房篩檢。平時也要多注意,在每月的月經結束後1至2天,此時乳房較軟,檢查時比較不會痛,這個時候檢查會比較準確;停經後的女性,則是每個月固定一天做自我檢查,如果有發現任何不對勁,或是察覺到以前所沒有的乳房變化,就需要找專科醫師做檢查,看是否有任何異樣。

雖然乳癌常常以乳房硬塊為表現,但有時也不一定摸得到,所以平時也需注意是否有乳房皮膚問題、留意乳頭是否有異樣顏色或出血分泌物、乳頭皮膚是否有濕疹、落屑,因為乳頭有異常分泌物或是皮膚變化也是乳癌的症狀之一。其實乳癌的產生絕不是短期形成的,當乳癌長到1公分以上,可以經由觸診或是其他症狀發現時,通常已經存在體內好幾年了,只是之前不知道而已。因而乳癌的治療,除了手術治療外也常在術後輔以化學治療,來殺死全身中可能的微小轉移病灶。雖然乳癌常見於40~69歲的年紀,但也不是說69歲以上就不會罹患,最近我門診中就有一位100歲的高齡乳癌阿嬤回診拿乳癌藥物,只要是女性朋友,就應該有危機意識,注意自己的身體,定期做檢查。

Q 乳癌有何臨床症狀表徵?

A 乳癌的臨床症狀表徵有六大要項如下:

1.乳房發現任何無痛硬塊或腫瘤,少數乳癌會以疼痛為表現

2.乳房變形,包含:突然性兩邊乳房大小不一樣、兩邊乳頭高低不一樣、突發性的乳頭下陷、乳房上有凹陷現象

橘皮狀皮膚(圖/時報出版《台灣女性乳癌白皮書》)

3.乳頭有血或其他不正常的分泌物

4.乳房上有不收口的傷口

5.腋下有無痛硬塊或腫瘤

6.乳房皮膚有潰瘍或橘皮狀變化

另外,零期乳癌(即原位癌)可能無任何臨床上症狀,但卻以異樣微小鈣化點為表現,在施行乳癌篩檢接受乳房X光攝影時,可以早期發現。女性朋友到醫院進行乳房檢查時,醫師除了進行觸診外,也會幫妳留意乳頭是否有異樣表現,同時也會檢查腋下淋巴腺是否有腫大;但有部分的乳癌是理學檢查無法觸診察覺出來的,所以需要安排乳房超音波,或是乳房攝影檢查。

書名:台灣女性乳癌白皮書:100個非知不可的醫學知識,關於妳的乳房 掌上微型Go...

Q 如何預防罹患乳癌?

A 雖然很難預防癌症,不過日常生活中可以盡量避免相關危險因子:

1.根據研究顯示,塑化劑會提升乳癌的罹患率。因此建議減少使用塑膠袋、塑膠餐具的使用,尤其盡量別用塑膠袋包熱湯,以免溶出太多塑化劑。台灣人對塑化劑的接觸普遍比歐美高,建議盡量以提鍋、耐熱保鮮盒等安全容器來取代不耐熱塑膠袋或一次性餐具、容器。

2.盡量少用含DDT殺蟲劑。如果真的要用,建議戴口罩。

3.根據國外研究指出,長期而且頻繁地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可能會使乳癌的罹患率提升。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例如:全脂牛乳、奶油、起司、乳酪、脂肪含量高的牛排(紅肉的脂肪含量通常比較高)。建議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例如:以低脂牛乳取代全脂牛乳。長期飲酒,也比較容易罹患乳癌;如果曾經罹患乳癌後來康復,長期飲酒容易導致乳癌復發,而且復發後死亡率較高。

4.多吃顏色鮮豔的各色抗氧化蔬果。例如:花椰菜、菠菜、韭菜、番茄、茄子、南瓜、小黃瓜、牛蒡、櫻桃、草莓、藍莓、蔓越莓……等。

5.少吃油炸食物。多運動,避免肥胖。過於肥胖者罹患乳癌的機率會提升。

6.少服用非必要的女性荷爾蒙藥物。

7.避免暴露於非必要的輻射線中。例如:年紀太輕、又沒家族史,如果非醫師指示,不用特地去做乳房攝影。

8.過去曾有研究指出,經常過夜生活的人,罹患乳癌的機率比較高。雖然這部分目前沒有充分證據強烈顯示乳癌與夜生活之間的關聯性,仍鼓勵保有正常生活作息,盡量少熬夜。

9.最新醫學報導甚至指出肥胖者會增加乳癌復發率、死亡率及每天攝取>6公克酒精也會增加乳癌復發及死亡率。

以上罹患乳癌之危險性相對較一般人稍高,不過由於仍有約75%的乳癌患者是沒有相關的危險因子,因此呼籲一般婦女仍應注意乳房健康的重要性。

總之飲食、作息方面建議多攝取含纖維綠色蔬菜、水果、榖糧,避免偏食高脂肪食物,而且鼓勵餵母奶、多運動、少酗酒、減少體重肥胖;太年輕的乳腺宜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線照射,切記除非必要,否則勿長期使用女性荷爾蒙!臨床上也可使用泰莫西芬(Tamoxifen)、雷洛西芬(Raloxifene)藥物來有效的預防乳癌,尤其用於高危險發生乳癌族群身上。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之《台灣女性乳癌白皮書:100個非知不可的醫學知識,關於妳的乳房 掌上微型Google冊》

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在1975年成立,2020年邁入45週年,為華文世界第一家股票...

時報出版 乳癌 婦女節 女性 癌症 乳房 醫療保健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