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cover

這樣跟孩子療心事,就對了!:爸媽最想問心理師的25個親子教養題

點閱數

作者
黃珊峨

出版社
十字星球文創社

格式
EPUB

★督導級心理師集結15年臨床經驗的重磅力作,
將此書獻給正陷入教養挫敗中的大人們★


為什麼想靠近孩子,
說出來的話,卻讓他更受傷?

為什麼這麼愛孩子,
他卻感受不到,還說我不夠關心?

為什麼要孩子改變,
是希望他好,卻怎麼都說不聽?

其實,良好的親子溝通,
才是真正通往孩子心裡的那一條路!


25個臨床案例改編 X 心理師示範親子對話練習

身為兩個孩子的媽,我也曾深刻體驗過,
那種「既希望看到孩子變成理想中的樣子,又要適時尊重和放手」的兩難,
進而一度導致親子關係緊張,自己的內心也備受煎熬……

美國家族治療大師薩提爾女士曾說:
「每個人在大多數情境下都是盡力的,且值得被欣賞與肯定!」

世上沒有所謂的完美父母,
請試著相信,對孩子已經給出足夠的關心與照顧,
無論發生什麼事,你仍然是一個「夠好的父母」。
而且當我們對自己寬容了,才有機會重新也從心看見,
其實,已經擁有一個 夠好的孩子!


教育心理學家 / 國中小校長、輔導主任 / 政府教育單位 一致按讚推薦

◎李正源(心理師專業督導、「愛、關係與療癒工作室」負責人)
作者在書中列舉出了一些常見的兒童青少年困擾,提供專業見解的同時,也協助父母理解孩子問題背後的心理機制,以及示範如何與孩子從「聊心」到「療心」,讓茫茫無所適從的父母、師長與助人工作者,都可以從中找到打開孩子心房的那把鑰匙!

◎柯志恩(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教授、教育心理學專家)
作者用平實的手法,告訴家長們攸關孩子行為背後的成因,而且還提供與孩子間的對話練習,讓心慌不安的家長有了依循的方法,這也賦予這本書更大的參看價值。

◎邱廷岳(苗栗縣政府教育處長)
這是一本可以按圖索驥的教戰手冊,讓父母能讀懂孩子的真實情緒,關注孩子的迫切需求,為孩子鋪設全面性的安全網絡,以積極守護困於情緒和行為風暴中的孩子,直到風平浪靜。


.苗栗縣竹南國中輔導主任 陳麗妃
本書文字淺顯易懂,內容涵蓋了從接納孩子情緒及問題,到具體的溝通方法。如果你也正處在親子溝通的障礙中,那麼這本書就是用來練習如何跟孩子聊天的大法寶!

.苗栗縣私立中興商工輔導主任 陳郁柔
看到書中出現「心理師示範-親子對話練習」字眼時,我才意識到,原來這是一本協助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的百科全書。

.苗栗縣福星國小校長(兼任苗栗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主任) 許明峯
擁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作者,透過案例引導家長如何同理孩子的心情、找出問題的癥結,讓孩子有改變的動機,進而找出可行的策略,也陪伴孩子一起面對及解決問題。

.苗栗縣後龍國中輔導主任 榮彩君
我很喜歡這本書,也佩服作者在百忙的工作中,仍心繫陷入困境中的個案與家庭,面對每一位學生個案,也能不厭其煩地提醒著孩子周遭的重要他人:「孩子是重要的!」

.苗栗縣通霄國小輔導主任劉玉盈
書中提到,面對孩子所發生的問題,身爲父母必須先處理自己情緒,再處理孩子的行爲,這是多麼有智慧、高EQ的一段話。

.苗栗縣照南國小校長 鍾正康
「怎麼辦?」是學校老師最常從家長口中聽到的一句話,而好消息是,這些「怎麼辦?」都將在書中找到答案!
黃珊峨

  督導級諮商心理師

  .諮心字號第000877號
  .台輔諮督證字第106008號

  曾任大專院校諮商心理師,目前擔任「苗栗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駐點心理師」。十多年的諮商輔導經驗,不僅能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也擅長以簡單具體的親子溝通方式,協助爸爸媽媽減少與孩子之間的衝突,促進親子對話。

  經常受邀舉辦親職講座、特教知能講座,也帶領多場團體及工作坊,藉此為無助的爸爸媽媽們解惑,也幫助參與者貼近內心深處的自己,進而被感動、被支持,最後得到療癒。
【推薦文】(順序依姓名筆劃)

推薦序 / 李正源(心理師專業督導、「愛、關係與療癒工作室」負責人)
陪伴孩子從「聊心」到「療心」

推薦序 / 柯志恩(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教授、教育心理學專家)
親子關係的磨合,是一輩子的修練

推薦序 / 邱廷岳(苗栗縣政府教育處長)
將教養轉化成一段自在有趣的過程


【各界推薦】(順序依姓名筆劃)
苗栗縣竹南國中輔導主任 陳麗妃
苗栗縣中興商工輔導主任 陳郁柔
苗栗縣福星國小校長、苗栗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主任 許明峯
苗栗縣立後龍國中輔導主任 榮彩君
苗栗縣通霄國小輔導主任 劉玉盈
苗栗縣照南國小校長 鍾正康
中興商工輔導主任


【自序】在孩子的心裡,點亮一盞希望的燈

【前言】給爸爸媽媽們的一封信

Ⅰ.情緒索引:情緒並不可怕,它只是需求的代言人
第1題:我的孩子時常情緒大暴走,怎麼辦?
第2題:我的孩子會不斷自傷,怎麼辦?
第3題:我的孩子多次自殺未遂,怎麼辦?
第4題:我的孩子深陷在喪親的悲傷中,怎麼辦?
第5題:我的孩子一上台就會恐慌,怎麼辦?

Ⅱ.行為索引:當情緒被接住,行為就有改變的可能
第6題:我的孩子抗拒上學,怎麼辦?
第7題:我的孩子沉迷於網路,怎麼辦?
第8題:我的孩子有說謊行為,怎麼辦?
第9題:我的孩子有偷竊行為,怎麼辦?
第10題:我的孩子快要瘦成紙片人,怎麼辦?
第11題:我的孩子開始接觸毒品了,怎麼辦?

Ⅲ.症狀索引:每一個症狀背後,都有其扮演的功能
第12題:我的孩子是過動兒,怎麼辦?
第13題:我的孩子有強迫症狀,怎麼辦?
第14題:我的孩子有社交畏懼,怎麼辦?
第15題:我的孩子是亞斯伯格,怎麼辦?
第16題:我的孩子有拔毛症狀,怎麼辦?
第17題:我的孩子有對立反抗症狀,怎麼辦?
第18題:我的孩子有躁鬱症狀,怎麼辦?
第19題:我的孩子有邊緣性人格疾患,怎麼辦?
第20題:我的孩子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怎麼辦?

Ⅳ.情境索引:連結學校及社政系統,為孩子鋪設安全網
第21題:我的孩子在學校被霸凌,怎麼辦?
第22題:我的孩子目睹家暴後有創傷,怎麼辦?
第23題:我的孩子被散播私密照,怎麼辦?
第24題:我的孩子被不當的性對待,怎麼辦?
第25題:我的孩子成了中輟生,怎麼辦?

其他人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