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雲/撿花生

聯合報 文‧圖╱說雲(雲林莿桐)
撿花生。圖/說雲提供

十九世紀法國畫家米勒有幅知名畫作〈拾穗〉,描繪三個貧苦的婦人在收割過的麥田上撿拾農夫遺留的麥穗,以求溫飽。台灣早期農村經濟普遍不佳,亦常見拾稻穗者,但隨著經濟發展大幅改善人們的生活,早已不見討生活的拾穗者,卻經常可見「撿花生」者。

彼日行經郊外,看見一群人正在撿花生,個個是裝備齊全的專業戶,手持鏟子、水桶,眼明手快地拾起遺留的落花生。看見此景,我的思緒彷彿搭乘哆啦A夢的時光機,回到撿花生的童年。

兒時生長在大家庭,家務都由阿婆掌管(客家人稱祖母為阿婆)。阿婆成長在物資缺乏的年代,養成她節儉持家的個性。每年的端午我們都要祭拜祖先,除了準備三牲,粽子更是必備供品。別人家包的粽子都有一顆顆完整而飽滿的花生,我們家包的卻是磨碎的花生粉;我們這群孫子非常渴望能像鄰家小孩那樣,在粽子裡吃到完整的花生米,但無論我們如何央求阿婆,阿婆總不為所動。

求人不如求己,有年端午節前得知附近有剛採收過的花生田,我們五、六個小孩便在大姊的領軍下,拿著小鏟子和小桶子,浩浩蕩蕩地去撿花生。

到達花生田後,我們隨即分開埋頭苦幹,我每撿一顆花生心裡就雀躍一次,慢慢地積少成多,小桶子逐漸滿起來,每個人的喜悅之情都揚在臉上,這次的端午粽終於有我們期待已久的整顆花生米可吃了!端午節前夕,七手八腳跟著阿婆學包粽子,我們都說要包一個餡料和花生米特別多的粽子犒賞自己;我們不但這麼說,也真的這麼做。

端午當天,我們將親手包的粽子呈放祠堂的供桌上,心中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卻聽到嬸婆說了一句:「那串粽子不知道是誰家的,怎麼每顆大小差那麼多?」這時我看見阿婆臉上掠過一絲尷尬,但沒多說什麼。

一串粽子大小顆差別甚大又如何,裡面的花生可是我們這群孫子一粒一粒撿的,也是用我們的小手一顆一顆包的,相信祖先們一定會感受到我們這群子孫滿滿的誠意與孝心。

生活的風景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