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玲/外公的柑仔店

聯合報 心玲(苗栗市)

外公家開柑仔店。我從小就喜歡隨媽媽回娘家,在小小孩眼裡,柑仔店就是個百寶殿,加上外公外婆慈祥,每次回去,嘴上舔著棒棒糖,手裡捧著幾顆可以吹成大泡泡的口香糖,在物資較匱乏的年代,是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那時沒有便利超商,幾乎每個家庭的民生所需都得仰賴柑仔店,不僅是柴米油鹽,也有香菸和酒;小如刮鬍刀片、針線盒,大至灑掃用具,只要是日常用得上的,外公店裡一定有。

當然,還有老弟最愛的彈珠、紙牌,以及我最愛的紙片娃娃等玩具,外加固力果、牛奶糖、泡泡糖、汽水、橘子水……這些讓孩子口水直流的零嘴。

外公的柑仔店開在戲院旁,會刻意配合電影放映時間,兼賣外婆削好的水果,這是聰明的外公外婆為養育八個子女,追求效益所衍生出來的方法,也教育了舅父姨媽們都勤奮有成。

至今外公留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他撥動一只大大的黑珠算盤,結算店裡的成本盈餘。小本生意,自然會方便鄰居賒帳取貨,有一本帳簿鉅細靡遺記載了未收到款項的商品細目,稍長的我已能了解到外公開店的不容易。

時代變遷迅速,今日便利商店比比皆是,更有科技輔助自動結帳趨勢,當年隨媽媽回娘家的跟屁蟲,失去親情外還有尋不回的人情溫度,柑仔店快滅絕於時代洪流,剩下低吟的復古詩篇,令人回味。

童年記憶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