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心怡/廁所爸爸
我家只有一間廁所,而且半夜十二點到凌晨兩點不能使用。應該說,除了爸爸外,其他人不得使用。
通常晚上十一點,爸爸會戴上老花眼鏡,走到書櫃挑書。這個動作在我們家,意義同等萬安演習,全家奔相走告,即刻自主嚴禁喝水,積極處理個人排放系統,逾期後果自負。爸爸進去廁所多久,端看他今天挑選的書本厚度,如果是《資治通鑑》,演習時間自動延長。
長達兩個小時的廁所宵禁,難免有意外發生。有次弟弟不知道吃了什麼,忽然半夜鬧肚子。這時間爸爸還在廁所,弟弟蹲在地上拜託爸爸開門。我從沒想過,會在半夜看到父子兩方交戰的荒唐畫面,面臨如此嚴峻的親情考驗。
究竟爸爸是什麼時候,養成在半夜上廁所的習慣?小時候睡覺前,大多看不到爸爸。那時候爸爸值夜班,等他回來,我們已經入睡。我記得每次半夜起來上廁所時,客廳沒開燈很暗,但廁所的燈永遠都是亮的。所以我小時候敢一個人半夜上廁所,因為廁所的燈會照亮走廊。我通常會敲敲門,十之八九會傳來爸爸的聲音:「是姊姊嗎?爸爸在裡面。乖喔,等爸爸一下。」我就會乖乖的坐在外面等爸爸,然後等到睡著。小時候雖然一整天都見不到爸爸,奇怪的是,總覺得爸爸一直都在家。
長大出社會工作,我好像能稍微理解廁所對爸爸的重要性。也許今天早上趕報告時候,主管卻坐在電腦旁討論業績;可能下午視訊會議時,忽然發現自己的喇叭壞掉;又或者在回家的路上,公車裡人好多好擠。
有時候,生活中充斥太多繁瑣噪音,讓人希望有個地方可以隔離人群,安安靜靜地與自己獨處。小時候覺得這聽起來很簡單,但長大後才知道很珍貴。
有人回家的時候,阿嬤會煮一桌的菜等他。我回家的時候,只有爸爸會在廁所裡。也許不是在等我,但我莫名覺得安心。只要去廁所敲敲門,爸爸就會說「姊姊嗎?爸爸在裡面嘿」,然後我就可以在外面的世界,安然度過明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