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慧雯/夜店公車

聯合報 邱慧雯(台北市)
夜店公車。圖/紅林

公車或巴士對多數人而言只是一種交通工具,是為到達目的地而利用的機動裝置。然而,對我這個有睡眠障礙的人而言,公車被賦予的終極意義則是安眠的搖籃,悶哼的引擎聲是最佳助眠白噪音,只要車程超過一小時,我幾乎都能在車內安穩入睡;因而,顛簸晃動的公車在我心目中,成了比史蒂諾斯更為有效的安眠處方。

唯一一次沒在長途公車上睡著的例外,則是發生在尼泊爾所搭乘的一班「夜店公車」上。

那日,我與丈夫一早從加德滿都出發,搭乘豪華空調巴士朝第二大城波卡拉前進;車程須耗七小時,因此事先報名激流泛舟,中途下車活動筋骨,待泛舟結束,再請業者替我們就地攔車。

這次,攔到的公車不再是豪華巴士,而是往來於城鎮間的老舊車款,外型極似好萊塢電影裡常見的美國校巴。後來得知當地許多公車都是接手美國淘汰的校車改造,整體常以紅、橙、黃等亮色系作為基調,內部飾以布幔、流蘇等誇張配件,盡顯俗豔能耐,卻又美麗異常。

公車內十分擁擠,上車後,我們只能憋屈緊靠車門站立。後來,一個坐在米袋上的男人,示意身旁座位上的兒子坐到媽媽腿上,他則移駕到兒子座椅,將米袋讓給我。其實米袋並不屬於他,而是旁邊另一男子所有,但當地人似乎早已習慣不分彼此,只求在狹小空間內互予安身之位。

到波卡拉仍須兩小時,按例我會在車上睡著,但米袋的觸感並不舒適,也無背墊可斜靠,加上當地人投注眼光的企圖難以判別,我神經兮兮地一路緊抱背包,深怕稍一閃神,便有第三隻手伸出來將我的隨身物品盜走。

隨著夜幕低垂,我面前一張張尼泊爾人的深棕色臉孔,逐漸隱沒於夜色中。不久,車內紅、橙、綠頂燈依序亮起,緊接著,司機開始播放寶萊塢風格的動感樂曲,忽見讓米袋給我的那男人的兒子開始左搖右擺舞動身軀,男人則嫌棄樂音太小,數次喊人至司機身旁調整音量。

眼看公車頓時成了歡樂行動夜店,我不禁噗哧大笑,緊張而僵直多時的雙手隨之鬆開,心,也默默跟著寶萊塢音樂舞動起來。

家庭好時光‧網路徵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