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媽媽/我跑步,是為了寫劇本

聯合報 編劇媽媽
我跑步,是為了寫劇本。圖/喜花如

日常性的跑步是從很久以前就開始的。

正確說,應該是從一九九七年的秋天。那年我十六歲,剛從南部北上讀書,住在學校宿舍。每天早晨,離開宿舍進教室之前,有個空檔,無所事事的情況下,我便到操場跑步。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我並不真的喜歡跑步本身,當時吸引我每天到操場移動的原因,是大片的藍天、綠地,以及獨處時光。畢竟,身為一個住宿高中生,可以「目中無人」著實珍稀可貴。

真正將跑步視為生活必須,是從我決定寫劇本開始。村上春樹在《關於跑步,我想說的其實是……》當中提到,他剛剛成為專業小說家時,首要面臨的問題是維持身體狀況,因為他是易胖體質,不活動很快就會變胖,於是他認真跑步。而我,屬於就算跑步也會變胖的體質,所以,我跑步,是為了維持意志。維持讓夢想與努力得以繼續的意志。

決定寫劇本到真正出道之間,足足兩年半的時間,我在懷疑中度過。懷疑自己能不能吃這行飯、能不能寫完手上的劇本?懷疑這些努力有沒有終點?我步履蹣跚地寫作,心情長時間浸漬在泥淖裡,維繫自己不被情緒溺斃的方法,就是跑步。

每天起床第一個任務,去跑步。就像在Check List上打勾一樣,任務完成,我突破了今天的最大靜摩擦,接下來,我也有能力完成今天的寫作進度;我可以寫出精采的故事,我是個有紀律的創作者,我可以準時交稿。

整個過程,就像在自我催眠。因為我相信,所以我可以,於是我完成。而這一切,都得從跑步開始。跑步,是推動滾輪的瞬間,是開機儀式,是讓我得以在鍵盤前奮戰六到八小時的動能。我的第一部作品,以及接下來的每一部,都是這樣跑出來的。

姑且不論跑步可以提高血清素、曬太陽有助身心健康等科學因素,跑步對我還有個重要的功能──放空與流動。讓腦袋放空,讓能量流動,讓靈感無預警地降臨。每當寫作遇到瓶頸,文思枯竭時,我便出去跑步,在無意識的移動中,經常會有意外的收穫,屢試不爽。

因為對跑步的過分依賴,相繼而來的副作用是,沒有跑步的日子,我便一盤散沙似地恍惚度日,不知何去何從。就像今天。沒有預期的劇本工作,我便疏於跑步,就癱著打混。然後才明白,原來,不是我的自律推動我去跑步,是跑步建立了我的秩序。

所以,如果我是一棵樹,絕對隨風搖擺、長得歪七扭八,所幸有跑步做為支持我的那根木棍,拉緊我直直站立,向光而去,成為一棵挺拔的生命。

編劇媽媽

以書寫為生命找出路的人。 本名洪嘉均,雲林人,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系畢業...

編劇媽媽的療癒之路 編劇媽媽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