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llian/與小人一起Hang out

聯合報 Gillian(台中市)
與小人一起Hang out。圖/喜花如

要了解一個城市,就要用雙腳踩踏過;儘管只踩踏了城市一隅,卻也能聽見其脈動。

那天,先生到桃園出差,我和兩歲的小女兒「愛哭愛跟路」地當了他的行李。抵達目的地,先生忙他的去了,而在沒有遊客中心的地方,自然沒有旅遊動線,但谷歌地圖是萬能的,想像我們是個小公仔在地圖上游移。

在疏於管理的地方,若你恰好推著一輛嬰兒車,會引起路人的注目。有時是驚奇,「那個孩子竟然對著我笑耶!」;有時是憐憫,「一個人帶著孩子拿那麼多東西,好辛苦呀。」至少我是這麼解讀的。在前往太武新村的路上,經過一個小區,巷子內的房子都老了,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坐在門口的阿婆竟對著我們說:「回來啦?」我只「嗯」地應了一聲,想來是老人家視線模糊了,我看起來就像這個地方的人吧,內心忽然感到一片寧靜。

以前我走路非常緩慢,hang out(出去玩、消磨時光之意)也是這種感覺,帶著孩子完全可以走得很慢,因為孩子並不在意去哪兒,只會拉著你一直一直往前走,基本上全聯也是個景點。

所以,即使是路邊的飲料店招牌、冒煙的蒸籠,我也會指給女兒看,給她覆蓋這個世界的另一種印象。比如在原住民族文化會館前,當她指著前方圍成一圈跳舞的人,說:「歌仔戲!」我會告訴她:「那是原住民的舞蹈喔!」她便會喃喃自語:「原住民舞蹈……」她總是認真重複大人說的話,若在她小腦袋瓜的詞彙庫裡搜索不到,便會問:「這個是什麼嘛?」相當有趣。

我還是會盡可能在地圖上查找真正的「景點」,最後來到河濱公園。和所有花花草草的日常景色相比,這所有的「景點」在女兒的眼裡都是同等的壯麗,讓她發出「哇!」的驚呼聲。

就像拿了萬花筒一樣,我喜歡練習用孩子的視角看待事物,和女兒一起hang out,和可愛的人一起,沒有特定目的待著,無聊的事物也變得可可愛愛的。

心情點滴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