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莊/毛衣

聯合報 小莊
毛衣。圖/小莊

「來,把毛衣穿上。」

「不要!好癢。」

「外面很冷啦。」

「不要!」

這是小時候的冬天常常發生在我和媽媽之間的對話,現在則在我與兒子之間重演。小時候都有莫名討厭的東西,但會在某個人生階段突然翻轉,對我而言「毛衣」算是其一。

我的家庭不算富裕,對於寒冷的抵抗還沒有細緻分類到防風、防濕、保暖等項目,反正只要天冷就是多穿,天愈冷就穿愈多,直到身上裹成一個粽子,這是命令沒得反抗。

記得有一回老爸老媽帶我們兩兄弟去合歡山賞雪,先令我們穿上兩條衛生褲、衛生衣,再加高領毛衣、厚外套、圍巾、毛線帽、手套等等,在車上的時候,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身體彷彿被綑綁的暖爐,不停地冒出汗來,彷彿下雪是一件多麼嚴峻可怕的考驗。直到車門打開,眼前一片雪白,寒風直面而來,毛衣對於寒風是束手無策的,冷風總會從四面八方灌進來,身上汗濕而脖子又刺又癢,好像披了一層很不舒服的皮,所以後來對毛衣充滿抗拒。

好像是青少年的時候,追求日本流行,毛衣圍巾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潮流,看著同學穿搭,不得不回頭面對毛衣,慢慢地才知道有種材質叫喀什米爾,要很貴的,才不會扎人,為了耍帥,就得跟進。隨著社會的進步與資訊發達,保暖的常識也有了長進,所謂「洋蔥式」的穿法,在國人出國旅行經驗愈來愈普及之後,遍地開花起來。原來,買個防風的外套阻隔寒風,裡頭穿搭輕薄的毛衣,加上舒服的圍巾,也可以既保暖又輕盈,而且還滿舒服的。帥過一番之後,每每翻到小時候被裹成粽子一樣的照片,總是不覺莞爾。

我可以理解青少年兒子現在厭惡毛衣,出門老是運動服,大概還沒碰上需要耍帥的時候,畢竟知識與經驗才是成熟的外衣。等到有一天潮流推著他突然要買毛衣了,大概就跨入另一個階段了吧?

小莊

小莊,任職廣告導演超過三十年,超過七本圖文創作,少數同時榮獲「時報廣告...

青春名人堂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