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柔/安靜的人
去年十一月,我陪爸爸去配了一副助聽器。
爸爸從中年起就有耳鳴及重聽的問題,但無論是他本人或身為家屬的我們,總認為這是自然的老化現象,從未想過應該治療和矯正。近年來,我受惠於一些進修課程,才漸漸意識到聽力損失會大幅影響生活品質與認知功能,是必須因應的健康議題。
簡言之,聽不清楚就無法順利溝通。雞同鴨講容易引發誤解,甚至導致衝突。儘管與聽損者對話有一些技巧,例如先用手勢引起注意、避免大聲叫嚷;說話緩慢清晰,必要時重組文句⋯⋯但如果大家對「聽損」沒有概念,也就不會特別注意。事實上,大多數人並無惡意,但遇到反應「遲鈍」的人,尤其是年老的對象,往往會不自覺表現出輕蔑、不耐煩的態度。
久而久之,聽損者可能活得愈來愈孤立,難以融入朋友和家人的聚會,甚至只能依靠他人處理日常事務,接收到的外界刺激也愈來愈少,認知能力隨之下降。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更發現,未矯正聽力損失會加速大腦萎縮病變,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最高可達五倍。
奇妙的是,我們若看不清楚,會立刻去配眼鏡,聽不清楚卻很少想到要配助聽器,很多人甚至相當排斥,這也是為什麼網路上充滿「如何說服長輩戴助聽器」的教戰策略。
所幸蒐集一些資訊向爸爸講解後,他欣然答應前往聽力所檢查,一一試戴各種機型,最後明智地選擇了價格稍高,但真正符合自身需求的助聽器,並依照聽力師的指示配戴,按部就班地度過必經的適應期。
由於長年處於聽損狀態,爸爸早已遺忘了一些聲音,聽力矯正後的世界對他而言非常新奇。戴上助聽器的頭幾天,他彷彿化身為武俠小說裡內功深厚的高手,一一數說最細微的動靜:水花四濺聲、風聲、腳步聲,甚至,車輪摩擦聲……一周後,他去咖啡店參加日文讀書會,回家後興奮地報告,「以前遠的人講話我都聽不到,現在很清楚!」到了他生日當天,雖然身在嘈雜的餐廳,他依然能輕鬆接聽祝賀電話。對於助聽器的威力,爸爸下了一個玄妙的評語:「感覺沒什麼差,但其實就是有差。」
爸爸生性木訥,可換了一副順風耳,仍難掩與人交流的喜悅,吃飯時話明顯變多了。這不禁讓我想起,新年來臨,在家家戶戶的跨世代聚會中,總有一些長輩宛如大型機器,內建的設定僅是坐在沙發上露出慈眉善目的笑容。但沉默究竟是個性使然,或難以參與對話?是自願待在人群之外,或想走也走不進人群?
過年最講究熱鬧,然而在笑聲洋溢的客廳裡、嘩啦啦的麻將桌邊……或許我們可以多留意那些安靜的人,以及安靜背後的故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