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安/環保運動裝,誰比你時尚
我是個物慾低的人,有五成衣服來自購物狂姊姊的恩典牌,她大女兒長到比我高了之後,我又接穿外甥女的舊衣,另外三成則為各方贈禮,大概僅一成為自行添購。其中運動相關服飾,最能讓我掏出錢包,我不運動所以不是運動裝,而是職業球隊或球星的球服、賽事紀念T-Shirt那類。我的一生偶像、已故NBA球星Kobe Bryant,職業生涯全效力於同一隊,因此他的背號T、肖像T、冠軍T、特殊紀錄T等,我可以依心情或搭配需求拿出來穿。但是除了Kobe,多數選手都會轉隊,近期我就遇上幾位喜愛球員換東家,過去購買的球衣已不適宜穿,我當然會再添新衣以表支持,可是舊衣既不能穿又捨不得捐,就只能當紀念品陳封衣櫃中。
對我個人有收藏意義,就還不算太浪費。可是自從出現快時尚,就形成過度生產損耗資源,連物慾低的我都買過不少,運動服飾、用品汰換需求高,製造的問題也不遑多讓。所幸永續觀念愈來愈受到重視,許多運動服飾品牌開始使用環保材質製造商品,或是運用各種方法創造永續生產模式。像是日本品牌MUJI與ASICS都建立了一套機制,有效利用每年大量丟棄的學生運動服,MUJI是在商店設立回收筒,集中處理捐贈給發展中國家;ASICS則是將這些運動服再製成環保購物袋銷售,收益用於支持兒童健康發展活動。
台灣馬拉松好手張嘉哲,發現許多跑者經濟狀況不好,只能穿磨壞的破鞋跑步因而受傷,傷後得花錢復健就更沒錢買鞋,導致惡性循環。而經濟能力較好的跑者,若對跑鞋機能要求高,不再使用的跑鞋可能還七八成新。因此他發起「LoveShoes.TW公益計畫」,向跑者徵募不需要的跑鞋,整理修復後再轉贈出去,許多基層跑者因而受益。後來因疫情及人力等因素停辦,但張嘉哲仍時常倡議「人人都是LoveShoes的執行長」概念,請捐贈者關注自己生活圈附近的跑者或團隊,直接贈予以減少跑鞋運送成本,使計畫繼續擴散。
由三位熱愛籃球的台灣設計師組成的服飾品牌「二次運球」,則是將廢棄球再次活化。團隊回收學校和民眾淘汰的各種球類,第一步先做篩選,若是堪用就轉贈給需要的慈善單位,無法再使用的,就再製成鑰匙圈、手機殼、證件套、包包、球栽花器等各式各樣的商品。他們不將自己定位在環保品牌,而是重視設計美感,賦予舊球時尚新生命。還有最著名的台灣之光,遠東新世紀公司自2018年世界杯足球賽起,就為國際運動品牌代工,利用海洋回收塑料或廢輪胎等廢棄物,生產低碳環保球衣,獲得許多國家隊採用,讓足球發展落後的台灣也不缺席世界杯。
永續已經是種流行,若是物慾不低,但也想在生活中實踐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12「責任消費及生產」的話,那麼就多多選擇低碳、負碳商品,或是關注參與類似上述的回收機制,讓每一次消費都不浪費,做個走在永續時尚尖端的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