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數量「獼」思
台灣獼猴自2019年從保育類動物中除名,調整為一般類野生動物,除了台灣獼猴,還有其他幾種動物,包括:山羌、白鼻心、大田鷸、龜殼花、雨傘節、眼鏡蛇、短肢攀蜥,也一同跟進。
人類對待野生動物的方式往往很刻板,數量少就依法進行保護,數量多則使該動物命運未卜。關於台灣獼猴的數量,一直都是媒體追逐的熱點,本篇就以台灣獼猴為例,淺談其中迷思。
台灣獼猴究竟有多少隻?就目前常被援引的三個數據,主要是依據距今二十年前的文獻,估算全台台灣獼猴社群量約為10404群,若以平均每群20到30隻來計算,總數量約在20萬至30萬隻。根據2013年發表的《台灣獼猴危害調查評估及處理示範作業模式之建置》研究,到2021年公民科學家回報的全台台灣獼猴數量,應在20萬到30萬間。也就是說,在這二十年間,數量持平,並無暴增。
儘管數字已經說明一切,但隨著戶外活動的風行,大眾對於觀光休憩的需求不斷增加,露營地、休閒農場和民宿持續往山上開發,無形中便限縮了野生動物的棲地。獼猴是淺山型動物,從海拔0到3000公尺都是牠們的活動範圍,和人類的生活範圍高度重疊,人猴間各種「狹路相逢」,因此造成「數量暴增」的錯覺。甚至有單位以數量作為理由,對該區獼猴進行絕育,好解決頻繁發生的衝突;這樣的應對方式,協會認為是治標不治本的。
事實上,就算數量真的有所成長,也無法等同「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很好」。台灣獼猴從保育類名單除名後,仍受到野保法的保護,私養和濫捕的壓力卻已隨之而來,還有棲地破碎的問題,讓猴子限縮在一定的範圍,導致近親交配情況嚴重。數量多,真的就沒有問題了嗎?
此外,數量多亦不能代表這個物種沒有絕種的疑慮。以北美旅鴿為例,十九世紀初,棲息在北美洲東部的北美旅鴿,估計當時總數達五十億隻,但在短短的五十年間,牠們即因為濫捕和棲地破壞,生存備受考驗。當地球上最後一隻雌性北美旅鴿瑪莎(Martha)於1914年死於動物園,儘管後續科學家非常努力復育,依舊無法抵抗物種滅絕的命運。
與其在意數量的問題,或許更應該做的,是思考當人類與野生動物生活圈重疊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和平共處?當我們願意理解動物的行為,才有可能更靠近化解問題的平衡點。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