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治/親愛的小孩

聯合報 文/李月治

工廠裡出現一個皮膚黝黑的四歲小男孩,父親是泰國移工阿忠,母親是一位喪夫的越南新住民。兩人並未結婚,借住在女方姊姊家,可弱勢家庭的孩子暑假沒錢上安親班,媽媽要工作,孩子沒人帶,老闆只得同意阿忠帶著兒子來上班。

一大早,小孩揉著惺忪睡眼跟著爸爸來,阿忠買了份早餐讓他在一旁吃,自己工作去了。孩子吃完早餐,一個人在角落裡玩一輛玩具汽車,不吵不鬧。工作空檔,阿忠拿出二手平板讓兒子玩遊戲,並在旁指導,他總是喊兒子「寶貝」,看得出極疼愛孩子。小孩有時調皮跑來跑去,阿忠怕老闆罵,要他不許跑,拿起衣架作勢要打。衣架還沒落在身上,孩子就忙著求饒:「不要打我!不要打我!」孩子震懾於大人的威嚴,看似很怕爸爸,但若一時半刻看不到爸爸,又會緊張得到處尋找,哭著喊:「爸爸不見了!爸爸不見了!」直到大家幫他找到爸爸。

午休時,阿忠在地上鋪一個紙箱,要孩子乖乖躺在上面睡。小孩精力充沛根本不想睡,眼睛骨碌碌地轉,爸爸總要連哄帶騙又罵許久,孩子才乖乖入睡。

有一回,阿忠用工廠不要的棉紗做成五顏六色的花圈,一個戴在小孩頭上,一個披在身上。然後拿起手機拍照,要小孩對著鏡頭比「耶」,說是要傳給泰國的爺爺奶奶看,我想這也是離家多年的阿忠對故鄉的思念吧。黝黑的皮膚襯著花圈,像極了泰國山地部落人,小孩被裝扮得有模有樣,煞是有趣。孩子戴著花圈笑得非常開心,平時總是愁苦著臉的阿忠也難得地笑了,那一刻,我相信他們是快樂的。

看著父子倆溫馨的一幕,我不禁眼眶微熱,心底湧上一陣感動。在現代化的富裕社會,一般人家的小孩,零食、玩具、出遊,許多幸福唾手可得,而身為移工的孩子,一出生似乎就注定了艱難。值得欣慰的是,日子雖窮困,他們仍努力在貧困的生活中尋找快樂和幸福。親愛的孩子,願你平安長大。

朋友聯合國

推薦文章

留言